「第95记」
以台湾为例,说说闽南人与客家人的南迁起源
闽南话与闽南人,客家话与客家人,虽是四个名词,但事实上只有两个概念,也就是闽南和客家的属性,关于这两个民系的区分,其实很简单,在我看来,那便是“在山为客,在海为闽”,这就是闽南和客家的本质区别。
海峡两岸最大的两个民系-客家与闽南
有人说,客家人是最纯正的汉人,也有人说,客家人就是闽越或南越土著汉化的后裔,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是不确切的,没有绝对纯正之说,以辩证的观点看,客家人是以南迁汉人为主体,融入当地土著后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又不失汉人传统的汉族民系。
同样的,这种说法也适合闽南人,甚至闽东和兴化,只是客家人和闽南人在南迁的源头上存在本质的差别(时空两级),以至在到达福建后,因山海阻隔才形成了今天看似泾渭分明的风俗习惯。
如果闽南人和客家人都是南迁汉人,并在福建这山旮旯和海疆僻壤保留传统至今,那么要怎样证明呢?
东南主要民系十大姓构成
证据有时候,也难以让人完全信服,比如今日清晰可见的基因、族谱和风俗等,圭海君于本文想借一个实体作为侧面的论据和论点,也足以证明闽南人和客家人在千百年演变过程的南迁主体关系,而且看起来也非常贴合今日福建两个民系之间的联系性,那便是台湾的开发史。
台湾真正融入中国文化版图,确切的时代应该是清代,在这之前,台湾属于原住民,而之后则属于本省人。
清代福建省地图(含福建省台湾府)
巧合的是,这里的原住民对应福建的土著闽越人及今日的畲族,而本省人对应今天的闽南人和客家人,更巧合的是,台湾本省人以闽南人为主体,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而客家人人数相对较少,主要分布于中部山区,这种现象完全是福建闽西南的翻版,这也为我们的论述提供有效的模板。
(友情提醒:以下进入台湾开发史简述,篇幅略长,需耗时约3分钟,如想看结果,请直接下拉至“台湾模板下的闽南故事,从这里开始”)
一,台湾土著自娱自乐的美好时光,短暂的文明碰撞并没有产生任何火花
话说,中原王朝第一次问候台湾原住民,大约是东吴时期,当时卫温虏获了一批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台湾土著回大陆,显然他们的开化程度实在有限,这是一个不赚钱的买卖,于是,后续的政权便不再涉险东向。
青铜器时期福建文化遗址
但从今日的新旧时期文化遗址看,台湾和福建在文化层上属于同一类,显然他们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或从属性,如果我们将之比对推断,或许在秦汉之交的闽越人,应该也是一群好战,开化程度高于台湾土著但明显弱于中原的一股地方势力。
接着便到了元明时期的澎湖巡检司,当时基于海防和商道开辟的目的,中原势力已经东扩至澎湖,但因为黑水沟阻挡和生番肆虐的缘故,并没人愿意顺带拿下台湾,即使这样,在澎湖的驻守官兵也倍感无奈,因为从台湾过来的毗舍邪人一到晚上,看到点光亮就划船到澎湖抢掠,他们实在太彪悍了,打退之后,又会再次卷土重来。
这便是台湾土著在还没有汉人入岛前的所有历史,人口不少,实力不俗,完全没有汉化的痕迹。
二,闽南人称霸海上时,台湾成为其中势力的一个避风港,仅此而已
在台湾,有人称漳州海澄人(今厦门海沧人)颜思齐为开台王,以纪念他第一次率领海寇团体入驻和开发台湾,这个颜思齐年轻时在家乡犯了事,不得不出海逃难,后来因缘际会,在日本发达起来,并纠合一干闽南子弟组成海盗团体,往来东洋之间经商盈利,偶尔也抢抢货杀杀人。
因为参与了日本的起义,失败后,颜思齐不得不退守中国,因其官司在身不好在大陆招摇过市,于是只好选择还没什么人的台湾作为立足点,可能是台湾的环境还没被完全汉化、开发,颜思齐年纪轻轻便一命呜呼了,于是郑芝龙接下了带头大哥的位置。
明代福建人口移居台湾示意图
或许郑芝龙对台湾的兴趣不大,没过多久,他便选择回国接受招安,成为福建海上的土皇帝。
基于同时,荷兰人也在台湾安营扎寨,差别在于荷兰人占南边,颜思齐占中西边,而除了颜思齐外,其实南边也有许多同样是亡命之徒的闽南人,他们与荷兰人一道干些不太正当的勾当,这是后话先不表。
三,风云际会的明清之际,台湾成了明清抗争的基地,发展也瞬间起航
这位郑芝龙,算是墙头草的典型代表,当满清攻入福建时,他又选择了投降,于是“高枕无忧”地在北京享清福,然而世事难料,郑芝龙的儿子却不买账,坚持要为南明守江山,才不管老子的死活,于是郑芝龙死,郑成功只能在闽南继续割据并与满清抗衡。
清代福建人口移居台湾示意图
清人的焦土政策实在厉害,缺兵少粮的郑成功实在抗不下去了,于是带领船队向台湾进发,这次他没有选择颜思齐当年登陆的位置,而是向荷兰人的驻地开进,看来他要来一场男人间的战斗,征服一切,结果很不错,也很圆满。
于是,郑成功的势力,到达了台湾南部并开始休养生息。
经过郑成功的开发,台湾南部已经完全是汉人的天下,这时候的汉人,其实就是闽南的另一个翻版。当地土著尽管好战,但在正规军面前,完全没有抵抗的能力,于是很多部落开始臣服于郑军,并由生番慢慢过渡为熟番,开始融入汉人的生活中。
郑成功抗清与复台示意图
四,台湾的闽南化,预示着台湾由生番变成汉地,突发的质变源自无穷尽的闽南人开垦
又过了些年,施琅带领一帮满清船队又打过来了,他们的主体依然是曾经活跃在闽南沿海的渔民百姓,从此,台湾被纳入大清的版图,并成为福建的一个府,时与漳泉二府合立为闽南金三角,这绝对是闽南的三大势力。
漳浦蓝廷珍府邸之定东都复鹿耳联对,描述复台的功绩
可惜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清朝廷并不允许大陆人移居台湾,生怕再闹事管不住,直到乾隆中后期,才将禁令解除,于是大批生活潦倒的闽南人和粤东客家人疯狂地涌入台湾,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台湾全境,这期间也发生了闽客械斗和漳泉械斗,直接的结果是客家人败阵,只好退出沿海平原进入大山,诚如他们的祖先一样;而漳泉械斗,是为闽南内部的分家行为,并没有引发太大的分层,只是台湾北部偏泉,南部偏漳,仅此而已。
明万历年间漳泉械斗之察院禁约碑(位于白礁村)
从此,台湾在短短一二百年里,由生番到处肆虐直接跳级到俨然中土一大市镇,这种变化,实在太快,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当时的台湾并没有太多土著的痕迹,几乎是再造一个闽南,完全的闽南翻版,而土著也在融合过程取了汉姓和汉名,甚至下山进入汉人的生活圈,只有少数所谓的生番还在丛林里保持生态。
五、台湾模板下的闽南故事,从这里开始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军队和百姓的移民,对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影响有多大,而以此来反推曾经发生在闽西南的同类事件,是否也是一样的情况,诚如台湾,从清初到清中期,短短一两百年的质变已然可以接受,那么在闽南,从唐中期一直到宋初,几百年的人口迁移是否也能如此,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闽台底层基础-以宗族为纽带
因此,我们在回顾一下,闽西南和台湾在历史演变中各个环节的比较:
(一)东吴卫温虏获台湾原住民,诚如汉武帝灭闽越,迁闽越人于江淮间,尽管有人口减少,然对土著来说,并无太大的变化;
(二)元明时期毗舍邪人对澎湖的骚扰,诚如泉潮间蛮獠嚣乱,使得潮州绥安几度兴废;
(三)颜思齐开发台湾,诚如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里的颜思齐和入闽八姓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事实上星星点点的移民已经在各处悄然发生,但毕竟是少数局部范围;
(四)郑成功征红毛占领台南休养生息,诚如开漳圣王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奏请设立漳州,使漳泉成立,在主要的区域内形成了闽南语和闽南人的基础;
(五)施琅收复台湾,诚如三王开闽建立闽国,使得闽南正式进入发展快车道,得以稳步提升,此时闽南已经彻底形成并壮大;
(六)朝廷开放百姓迁入台湾,客家和闽南民间大规模移动,诚如宋以后中原人陆续南迁,此时从中原来的人已经有着与闽南不同的风俗习惯,于是在抗争中,不愿融入闽南的客家人被迫进入山区,而融入闽南圈的人则在沿海生活壮大成为闽南人,这就是在山为客,在海为闽的本质。
曾经,有人说,胡人对于北方汉人来说,如滴水入大海,而北方汉人进入南方,则如墨水进入汪洋,并不能改变原有地方的属性;但如果,大量的墨水进入局部区域,在墨化他后,慢慢稀释吃掉周遭,使一大片都黑化?当然是可以的,就如台湾这个近世的案例。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