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岛开发肇始于唐,留下的唐墓湖里五占其四,分别是薛令之墓、陈喜(陈元通)墓、陈夷则墓、陈俦墓,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惜,薛令之墓已经被毁,“文保”也没办法保护它,好在墓碑为薛姓后人收到宗祠里保存。

位于后坑后院埔的陈喜(陈元通)墓

位于百果山的陈夷则墓

位于乌石浦的陈俦墓

位于下忠的薛令之墓墓碑被粗暴砸断

不少姓氏的祖墓有幸保存下来,如寨上陈姓、殿前陈姓、钟宅钟姓、吕厝吕姓、高林林姓、东孙孙姓等。名人墓葬还有薛岭公墓里的高云览墓。

寨上陈姓始祖陈恭献墓如今是厦门涉台文保单位

殿前陈姓始祖陈宝夫妇墓也是厦门涉台文保单位

规模宏大的东孙始祖孙朱墓(孙志荣提供)

钟宅钟姓三房祖墓列为湖里区不可移动文物(钟阿美提供)

高林林姓祖墓,墓碑上的水月纹很有特色

已经消失的较为有名的墓葬还有:

江头清代南阳总兵邱联恩墓夫妇合葬墓,俗称“大人墓”,毁于1993年。

店里清代台湾总兵林向荣墓,也是俗称“大人墓”,上世纪70年代农村“平整土地”时被毁,墓碑移至林氏宗祠。此墓民国《厦门市志》有记载。

收藏于店里林氏宗祠的林向荣夫妇墓碑

清乾隆《鹭江志》载:“资政大夫黄陈韬墓,在塘边后埔山。”后埔山也就是现在的省安装公司所在地,原本山上是密密麻麻的乱坟。本地不少这样的乱坟地,有公立的义冢,有家族的墓地,有乡社的公冢,俗以“冢仔埔”“冢仔山”称之。

后浦芙蓉苑一带原本有小山,山上有形如鲎壳状的“鲎壳石”,中间空洞可以避雨,山上有乱冢。道光《厦门志》载,鲎壳石,系厦门29处“旧义冢”之一。山上还有一片基督教徒的墓地,俗称“吃教墓”。另一处基督教徒的墓地在湖边水库旧水厂的位置,近水库堤头是一片茂密的木麻黄林,林中有许多冢墓,其中有基督教徒尖尖的墓塔,俗称塔仔墓。

薛岭陵园里的高云览墓列为湖里区不可移动文物,墓碑字为罗丹题

墓碑之背为张楚琨题字

薛岭山西部下方原是一个半岛深入筼筜港中,形成“龙虾入港”的景致,自古以风水好而辟为墓地,薛岭人叫做冢仔,即今薛岭山公墓。此公墓至少在民国初年就已经形成,初时,筼筜港海水涨潮可以直达,因而墓园设有码头停靠船只,码头上的“毅文处士赵廷玉”墓道坊至今尚存。

薛岭山陵园“毅文处士赵廷玉”墓道坊至今尚存

上世纪30年代,市政当局曾有在禾山另辟公墓的计划,地址选在龙湫亭欹船山、文灶阳台山、安兜山、乌石浦后面山等处,不久,厦门沦陷,计划遂落空。

《江声报》1937.3.17

清道光年间小刀会起义,过后为清军所镇压并大肆滥杀无辜,尸横遍地,在本地留下不少相关的乱坟。后坑后院埔旧有大队猪场,其东面、南面的冢埔有许许多多无名墓,就是当年镇压小刀会后所留下的,大家叫公冢。

穆厝社北原有市气象台,边上也是出名的冢埔,这里分布着壳仔墓、新墓、轿巷墓、大人墓等一片冢墓,其位置在今可口可乐公司附近。钟宅和下忠之间旧有大片长着相思树的乱坟地;还有湖里社的时钟山,今海景特房处旧时也有大片大片的坟地。《寨上社志》感叹,寨上后江“坟墓如麟栉,男耶,女耶?寿耶,夭耶?终与草木同朽。”

经过1970年代的农田水利建设和近三四十年的城市开发建设,墓葬已经所剩无几。公墓、义冢、家族墓地基本被平掉了,只留下薛岭山公墓,还有零星散布在安兜山、金山、仙岳山、石鼓山等墓地。

位于金山的叶氏清代奉直大夫墓

在这过程中消失的墓葬有许多值得记录。

不少坟墓前有石笔(石烛、墓柱)或者石马

岭下和墩上之间有苏姓大墓,墓前有二支巨大石柱,一人抱粗,五六米高,地名因此叫石柱墓。圆山西侧,今兴隆新村处旧有大墓,墓前也有一对石笔。塘边社西风动山下有大墓叫玉琼林墓,墓前有石烛、石狮。穆厝社后气象台边有大墓叫壳仔墓,墓前也有石笔。古塘垅金山顶(今ABB公司所在)北向有大墓,墓前也有对石笔。后坑公路边陈氏宗祠边上有陈管墓,墓前也有石笔。东宅和西林间有双圹的龙厝墓,墓前不仅有石笔,还有石马、石羊。

有的墓以人物留名

田里社东北洪江墘有举人墓。高林公路边有清代陈晴岚大学士墓。围里和坂上之间叫欧厝的地方有蓝提督墓。安兜龙头山脚有清代官墓叫陈干墓,地名也因此叫陈干墓脚,在今舫阳宾馆南。殿前小学大路边有陈少石大墓,墓碑特大,地名大墓碑。上何社海边有湖里名人杨仔佬的双圹大墓。

有的墓以形状、特色留名

有的大墓做成龟壳状,叫龟壳墓,如觉性院附近梧桐社刘达的大墓,还有顶湖社大腹内的大墓。前坑社东有大墓形状如同蒸笼,人们叫笼床墓。钟宅果子园篱仔内有孙姓大墓,称脚桶墓。东渡社山脚下今三航宿舍处,原有清代武将的大墓,其墓顶突出翘起,人称猪头墓。洪水头靠湖边处有通体白灰做的大墓,叫白墓。村里社东有大墓,边上还有六角形的水泥墓亭,周围用铁丝围着,俗称铁线墓。

散落在金山下的古墓龟背石

宋墓

如今,宋代的墓葬已经相当罕见,但是当年却有不少。今乌石浦清洁楼边上原有宋墓,规模颇大,墓有三圹,前有大墓室,旧社会有人在这里躲过抓壮丁,炮战时也曾经当成防炮洞。卢厝与穆厝间也有三圹的宋墓,墓室用特制的墓砖砌成,占地一亩多。下忠到穆厝路边也有宋墓,有人曾经睡在宽阔的墓室里过冬。围里社西也有双圹宋墓,用弯型雁子砖砌。蔡塘石鼓山脚下曾有黄姓宋墓。蔡塘、后坑之间的小路边有四脚亭仔,边上有宋朝大墓,传说此墓用活人陪葬,冤魂未散,夜晚经过时能听到叫声,所以称“活人墓”。

墓葬是先人的安身之处,既是历史的遗斑,也往往是地方的标志。当年挖墓不时遇到密实的墓圹、厚重的棺木、未腐的阴尸、零落的随葬,还有离奇的传说,遗存毁了、遗迹没了,几十年过去,能用文字多少记录下来,仅仅聊表些许的善待。

觉性院里的“五户陈”祖墓

金山上的清代叶姓墓

百果山的民国林希贤墓

薛岭山公园里的祥店黄氏“钦赐乐善好施”墓

马厝山下的民国基督教徒墓,墓碑上有图案和外文

位于禾山中学的1958年“九六惨案”死难学生墓

位于石鼓山的谢景德烈士墓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