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岛山地居多,古时乡野之间,阡陌田埂供肩挑行人,少有道路。主要陆路是高崎-莲坂-市区以及五通-金鸡亭-市区二条古驿道。清末民初,“赴省官道”“赴泉州官道”都是从厦门城出发,出溪岸街,过将军祠、塔厝、文灶、吴村、沛茂至双涵,转北为“赴省官道”,经莲坂、吕厝、江头街、薛岭、庵兜、斗门、安仁里、中埔至高崎;转东为“赴泉州官道”,经坂美、金鸡亭、中仑、后坑、桥头、高林、黄厝、昭塘至五通。

清道光18年立在官道边上的枋湖”新筑石路“碑

直到民国八年(1919)厦门始建市区至禾山的公路,建建停停,历经4年,民国十二年(1923)终于建成美仁宫-江头–后埔路口的公路(美江路),形成市区浮屿角至禾山的“厦禾公路”。这是禾山第一条公路,至今整整100年。

1930年代初的厦禾路乌林(今接近吕厝路口)段

之后,随着厦门市政建设的发展,禾山公路建设加快了步伐。1924建成江通路(江头-五通)、江崎路(江头-高崎);1928年建成江庵路(江头-庵兜)、枋钟路(枋湖-钟宅);1929年建成江浦路(江头-乌石浦)、乌坪路(乌石浦-马垅坪);1929年建成何通路(何厝-五通);1930年建成江邦路(江头-崩坪尾)。

1930年带初的五通公路一段

1924年始,海军统治厦门,“漳厦海军警备司令部”在禾山后院设立禾山海军办事处。当时沿海时常发生海盗上陆抢劫,辖区辽阔,交通不便,无法防范,因此强迫各乡摊派民工,开辟车路,以维治安。先由后院办事处筑至庵兜,全长6.24公里,宽16市尺,线路沿附近较大的村落经过,前后18个月建成。劳力全系当地农民,无偿服役。

民国十五年(1926),马来亚华侨黄晴辉回国,集资创办全禾汽车公司经营市区到禾山的客运交通。禾山海军办事处与全禾汽车公司签约,以修路换取专营路权。由此全禾公司修筑了莲坂-洪山柄-何厝、厦大-曾厝垵-云梯岭(前埔)公路,再辟五通、高崎、寨上、云梯四线客运。

全禾汽车公司修路换取专营路权——1929年地图上江头至五通的公路标注”全禾汽车路“(紫日提供)

全禾汽车公司修路换取专营路权——1929年地图上厦大至曾厝垵的公路标注”全禾汽车路“(紫日提供)

1930年代初厦禾公路双涵段(紫日提供)

1928年高林至湖边段公路,右侧的山头即金山(紫日提供)

经过十年左右的建设,禾山公路的基本骨架初步形成。1932年,有一位林姓记者,在大年初一租车驰骋禾山,他从市区出发,取道曾厝垵、溪头下、黄厝、茂后、石埠头至前埔,旋由洪山柄、后埔、祥店、桥头赴五通,然后折返,经后坑、后院,绕了大半个禾山,“纵横可达,颇见便利”。该记者闻当局“有计划”,还畅想着:“将来由浮屿筑一桥达崩坪尾,造路达濠头、竹坑湖,经薛厝、寨上、殿前到高崎,再由高崎达钟宅、何厝,通前埔”,可以环游全岛。

《禾山骋车记》(《厦门周报》1931.2.8)

1938年,日军侵占厦门。沦陷期间,日军因军事需要,建高崎-中埔-寨上-湖里-南山-东渡-官人(官任)-西郭-乌石浦,这样一条厦门岛西北部的半环形公路,又修建五通-浦口-东宅-何厝,以及墩上-尚忠-穆厝-湖边的二条公路。

1939年日军驱使禾山民众修筑公路(紫日提供)

至此,老禾山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抗战胜利后,禾山公路破损不堪,厦禾之间很长一段时间尚未恢复通行客车,1945年底,禾山区政府责令乡民“分段义务填修,并限于十五日内竣工”。

抗战胜利后禾山公路急需赶修(《江声报》1945.12.24)

时间过了将近一年,禾山公路依旧“崎岖不堪,行旅叫苦“,报纸感叹“修复困难”!时间拖延到了1947年8月,“禾山各线公路,破坏崎岖不堪,为求旅客安全,非速予以修填不可”,才由官营的厦禾汽车公司雇温州籍工人,自后江埭起填平路面。

《江声报》1946.10.18报道

《江声报》1947.8.14报道

解放后,翻身的农民当家作主,依靠农会、合作社的力量,修建了一些乡村之间的公路,如1951年村庄自建的穆厝-祥店路段,1953年农业社自建的塘边-濠头路段等。不过,这些路的等级较差,有的只能通行牛车,叫牛车路,还算不上真正的马路、公路。

穆厝农民修筑到祥店的路段(《厦门日报》1951.6.8)

政府对禾山区域内最重要的厦禾公路进行扩建和改造,逐步把从梧村-莲坂-江头-薛岭-庵兜-飞机场-高崎方向改道为梧村-莲坂-吕厝-乌石浦-马垅-殿前-高崎方向。

厦禾公路加宽并改吕厝—乌石浦,不再绕经江头(《厦门日报》1957.2.19)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战备的需要,驻军部队修建了一些战备公路,其中1954年扩建塘边-濠头;1958年扩建安兜-钟宅;1960年扩建尚忠-湖边-何厝;1962年修乌石浦-双狮山,还有湖边-何厝、马厝-何厝、潘宅-石茂头,梧村-东坪山等等。两岸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后,这些战备公路都改造成了民用公路。

1954年厦禾公路改造,不再经安兜、飞机场,改经乌石浦、高崎。这是当年的”高马段“(高崎-马垅)完工摄影纪念(紫日提供)

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如今有谁能够了解,百年前的第一条公路,是禾山现代市政建设的开端?又有谁能知道,当年的“厦禾公路”,后来的“福厦公路”,就是如今“嘉禾路”的前身?

毕竟,一个世纪过去,历史总是向前,人们绝少回望!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