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记」

漳泉之交最被忽视的闽南文化名山:文圃山


闽南的山,虽无武夷丹霞之俏丽,无华山褶皱之雄奇,但却也不乏名山仙境。

文圃山脉

如泉州历史上的四大名山:清源山、紫帽山、罗裳山、双阳山。

如漳州八卦楼的楹联“五名山二秀水,城外风烟连海峰;七真儒三及第,漳南文献甲闽瓯”所提及的五大名山:大帽山、太武山、圆山、梁山、乌山等。

乌山,引自东南网

而以文化名,则首推漳州双第山,以开漳首进士周匡物及其兄周匡业读书于此而得名,成为漳州,乃至闽南勉励学子刻苦修学的榜样。

然而仍然有这么一处,科举、教育、民俗等文化事业低调发展,高调影响的名山,却常常隐于市而人所不知,可是在文献史志中却总是以曝光率第一的形式存活着,她就是漳泉之交的文化名山“文圃山”。

文圃山,以其形体雍容,赫然突显于九龙江北岸平原略显鹤立鸡群之状,又名十八面山,民间也常称之为倒扣的“鼎”,自古以来便是漳州和泉州的界山,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是漳州和厦门的交界所在,因其交界的本质,使得漳泉的地方志每每均提及,而日常中又总是将她忽略,从而导致了文圃山今日尴尬的地位本相。

之所以说文圃山为闽南文化第一,自然有她足以笑傲群雄的资本。

文圃山寒竹风松石刻

唐广明元年,起义军黄巢攻陷长安,并据以称帝,落魄的唐僖宗仓皇奔蜀。家国破灭,天下震动,偏居东南的谢翛在当时已是辞藻超迈、时辈推许的人物,但他却对大唐有着深厚的感情,不耻事贼,于是带着弟弟谢修躲到了文圃山专研文学苦修著书。直到黄巢离去,大唐恢复长安,谢翛这才重新出世,赶赴长安考取了文德元年的进士。为纪念谢翛及宣扬其品行,后来的人们便将他所在的居所及大山命名为“文圃”。

文圃之名,便随着谢翛的事迹不断宣扬开去。

谢翛记载

五代时,追随谢翛的家国情思,南唐主簿洪文用与族人洪泽步其后尘来到了文圃山,迄至北宋,同安石氏望族石蕡亦隐秘于此专心修学著书,当时世人皆说“此山下多文士”。

文圃山与文的结缘还远不止如此。

蔡襄任漳州知州时,同行还有一位儿时的伙伴,他叫颜慥,是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被荐辟为漳州教授,或许是耳濡目染,或者心心相映,辞了官的颜慥决心不再回泉,而是选择文圃山下的青礁村作为居住地定居了下来,他在山下创建了“颜教授书室”,教授文圃山下的子民。

渐渐地,颜慥的文教起了作用。

青礁颜氏家庙

从颜慥的孙辈、曾孙辈起,文教的效果出现了,不仅颜氏子弟考中了进士,就连周遭的一般百姓也榜上留名。

其中,最著名的是苏竦,他更是把颜教授书室的规模扩大,远近的龙溪、同安县子弟纷纷求学于此,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苏竦的教授之下,进士及第者达十几人,这在当时是极为轰动的,而其学子籍贯更是闽县、龙溪、同安各处皆有。

自苏竦以后,文圃山“以文为名”正式坐实,为纪念这美好的时刻,苏竦的亲家子弟进士杨志特别在文圃山上建了一座“三贤堂”,以表示对谢翛、洪文用、石蕡文化事业的继承和感激。

而此后,从文圃山下走出的进士更是多达六十余人,其人数之众,甲于闽南。

科举与教育如此,文圃山本就可以以文结束,然而,文圃山的另一绝在于,她还是保生大帝信仰的发源地。

白礁慈济祖宫

保生大帝是闽南土生土长的民间信仰,与妈祖信俗并列为闽南两大信仰,而文圃山便是该信仰的祖地。

保生大帝,吴夲,生于文圃山下白礁村,采药修行于临近的青礁村,吴夲死后,乡里人为纪念他的贡献和医德,分别在白礁和青礁建起了慈济庙祭祀之,随着信仰的发扬光大,保生大帝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而青礁慈济东宫和白礁慈济西宫也便成了文圃山下最有灵气的道家圣地。

这,就是文圃山的魅力所在,一个即文教与信仰的多彩福地。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