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参加攻打厦门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少佐堀内丰秋,事后参与“主政”禾山。1940年底,日本参谋本部决定组建日军空降部队,为发动太平洋战争做准备。堀内丰秋受提拔为中佐,准备赴任。在他豢养下的禾山152名保长、诱导员(日据时期甲长一类),竟然联名呈送继续挽留的“请愿书”,为堀内歌功颂德。

不仅如此,禾山汉奸势力在江头街仔顶通向五通、安兜二条马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修建一座“去思碑”,借以对日军头目离去的怀念和感恩。

堀内和“去思碑”(网络图片)


“去思”一词,语出《汉书 何武传》:“去后常见思”。“去思碑”,唐宋以来常为有德政于民的官吏所立,表达地方士民对德政者离职的怀念。

该去思碑的揭幕仪式于1940年10月30日举行,当时日伪报纸以“禾山民众敬爱日軍 为堀内部队长立去思碑 昨晨举行隆重掲幕典礼”为题,刊登新闻。台奸李恭致辞,伪禾山区署赵署长“歌颂他敬如慈父的部队长在任期间的功绩”。堀内“以非常流畅的厦门话致辞表达感谢”。他们共同演出的丑剧,在禾山历史上留下肮脏不堪的记录。对此,堀内丰秋很是受用,他把“请愿书”装裱的卷轴带回国内。

1942年1月11日,堀内丰秋中佐率领日军突击队从菲律宾起飞,直奔印尼万鸦老,开始了日军空降部队参与侵略战争的第一战。此后,堀内成了空降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参与对当地军民的屠杀。日本战败后,堀内作为战犯在印尼受到审判,并在1948年9月25日被执行死刑。这个曾经统治禾山的日本侵略者得到应有的下场。

抗战胜利,禾山光复。如何处理江头这座“去思碑”?1946年9月,抗战胜利周年之际,禾山保民大会作出“推掉去思碑”的决定,并“议决促附敌奸逆刘珠盘(梧桐人)建抗战纪念碑赎罪。”刘接令后,不敢怠慢,“雇工数人,将江头十字路口上去思碑推倒,改建抗战纪念碑,工程一星期内可完成。”1946年9月13日,《江声报》以《禾山民众涤洗污迹 昨推到去思碑 建抗战纪念碑》为题进行报道。

《江声报》1946.9.5

《江声报》1946.9.13

该纪念碑方形,上倒角,高约2米,下宽约0.8米,碑上刻有时任禾山区长张宗云所书“禾山抗战纪念碑”等字。纪念碑立于石台上,有3级石阶。位于旧的江头“银行坪”往五通的公路上坡的左侧,即江头照相馆东面、供销社农资站的围墙边。上世纪60年代,江头供电所在此处围建堆放材料的小仓库,纪念碑从此没了下落。也有人说,该纪念碑一直到90年代江头拆迁改造时才不见的。

如果能保持下来,那将是厦门惟一的“抗战纪念碑”。

可惜,没有如果。

倒是那座恬不知耻的“去思碑”,还有人念念不忘,为它招魂。解放后,日本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作家高桥玄洋就曾经来厦门寻找过。

2015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还特地拿“去思碑”说事,刊登了当年堀内丰秋深受厦门人“欢迎”的报道,称“在其2年后准备去其他地方赴任时,还有厦门人递交请愿书,‘请求堀内不要离开’”等等。

“去思碑”阴魂不散,成了日本右翼否认侵略战争的一块遮羞布。

人们啊,可要警惕啊!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