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记」
考进士难不难?比考清华还难
又是一年高考季,凤凰花将开,待到花开时,几多欢乐几多愁,这个时候聊聊高考和科举,似乎挺应景也挺有趣。
参考:山西民俗博物馆(山西会馆)
科举考试从隋代创立以来,便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历朝历代传承、壮大开来,今日的高考,从教育角度看,也是科举的另一种延伸。
有人说,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在硬件上有四大发明,而软件上,考试可以算其一。尽管今日,我们觉得高考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确实又找不到一个更好的方式,这毕竟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公平、公正、公开的“晋升通道”了。
木有本水有源,既然高考在今日不可避免,那么回顾古老的过去,当时的读书人与现在的我们相比,孰难孰易吗?他们十年寒窗的付出与回报之于我们今日的学海苦学十二年,又是一个怎样的差异呢?
比比进士及第与高考中上清华的难易程度,便可管窥其中一二。
参考:山西民俗博物馆(山西会馆)
一、高考略述
一个学子的养成,从咿呀学语到认字用字,再到养成人生观、世界观,共需经历至少四次大考,幼儿园考取小学,小学升初中,中考以及高考,甚至在有些地方,公办幼儿园的入学考试也上升到家世、家长学识、户籍等方面的综合比拼高度,竞争的加剧,使得现在的我们对于读书的认知,不再如十年前那么单纯。
至于考研、读博乃至博士后,与这些前期的考试相比,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人的进修,当广度逐渐缩小时,其实难度是下降的,尽管他们的专业度在不断加强。
因此,很多人便将今日的考试与古代的科举直接捆绑记忆,赋予其不同阶段的可比性,如山西会馆科举之路的说法,进士相当于大学生,举人相当于高中生,秀才相当于初中生,童生相当于小学生。也有人把进士提升至博士或硕士,以示古为今用的理解便利。
事实上,在鄙人看来,古人的竞争真的比我们更激烈。
参考:山西民俗博物馆(山西会馆)
二、科举的晋升程序
科举的复杂程度,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科举考试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以清代为例,科举考试共分成三级:第一级童试,为县、府、准省级;第二级乡试,为省级;第三级会试和殿试,为国家级。
科举流程图
第一级是帝国科举的普及层,读书人在未获得功名前,不分年纪统称为“童生”,其步入科举的第一步是参加县一级主办的“县试”,由知县主持,通过后继续参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试”,最后为由各省学政或学道在各州府主办的“院试”,这次院试的录取生主要分成三类,成绩最好的为廪(lǐn)膳生,简称“廪生”,由官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其次为增广生,简称“增生”,算是廪生的补充,最后为附学生,简称“附生”,意为附在廪生、增生之后,以上三者均统称“生员”,即传统认知上的“秀才”。
秀才算是科举的第一阶功名,想要获得该头衔要经过三关考试,这些考试并没那么简单,毕竟还有名额限制。
秀才已然是具备相当学识的文人,他们拥有一些“被善待”的权力,同时也要接受官家的定期考核与栽培,根据各自情况分别入县学、府学读书(大部分时候只是挂个名罢了),因此我们经常在府、县志的选举中可以看到某某进士的备注“龙溪学”、“海澄学”,这便是其入学的位置,而这些所谓的“学”大多与孔庙共处一地。
参考:山西民俗博物馆(山西会馆)
既然有府、县学,自然也有全国性的学校,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国子监”。能进入国子监的,主要有贡生和监生两种,贡生又分岁贡、因贡、副贡、拔贡、优贡、例贡等,如岁贡,乃各府、县每年或每二三年选送资深的廪生入监,拔贡则为每府学二名,县学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择优考选保送入监。
至于监生,则有恩监、优监、荫监、例监,如荫监,乃依靠祖、父的官爵而取得入监的官家子弟,例监则是捐钱换来的名额。
因此从国子监的生员来源看,有才、有资历、有钱、有势皆可,算是大熔炉,不见得都是好苗子,当然国子监与府、县学比,明显的优势是部分人可通过廷试直接授官,免去继续闯独木桥的艰辛,坏处也有,便是官职一般不大,都是副手闲职。
参考:山西民俗博物馆(山西会馆)
第二级乡试最容易被忽视,范进中举算是对它最好的说明。举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从古人的实际经历看,考中“举人”真心不容易,否则范进也不用闹那么多的笑话。举人的考试称“乡试”,容易让人误解为乡一级的考试,而实际却是省考,有点类似今日的高考,都是省内的竞争,与外省无关,但乡试也有录取人数的差别,像江浙闽这种科举大省在名额上自然会高于其他省份,与今日清华在各省录取人数上的差异有些相近。
举人在不参加会试或连年考不上时,一样可以通过铨试进入官场,他们能当的官职大多为县一级的二把手,也就是进士的助手,清官海瑞便是以举人身份但任福建南平教渝,因功逐渐升迁的,这种案例有但却不多,古人还是非常注重进士科班出身的身份。
第三级便是考取进士的终极一战,举人先是参加由礼部组织的会试,这便是各省举人在统一条件下的直接对抗,狭路相逢勇者胜,哪个省更厉害,由会试中选人数就可直接判定,会试在每一届都有不同的录取人数,大约为300人,这些人统称“贡士”,他们中选后需进一步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确切来讲就是排名赛,为这些贡士们划定顺序,一甲共三名,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在本质上也和二甲、三甲一样,统称为进士。金榜题名说的便是殿试的最终获胜者,进士们排序的那个榜单。
如果有人在乡试中考得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中第一名,称“会元”,殿试中第一名,称“状元”,那么他便是荣耀中的战斗机“三元及第”,是无上光荣的一件事。
如此看来,考取进士,真心不简单,而它与高考的差别,自然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参考:山西民俗博物馆(山西会馆)
三、高考与科举的差异
1.比拼的对象显著差异
尽管高考是全民皆兵,同一天进行,但每个省份所采取的科目和卷子类别却不一而同,说是全国高考,不如说是省考,学子们不管如何比拼闯关,其对手都是同省之人。
而我们理解的科举,最受关注的进士一级,那可是全国人民中的佼佼者才有的机会,会场设在京城,既要解决舟车劳顿和陌生环境带来的不适应问题,又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三关斩六将。
参考:山西民俗博物馆(山西会馆)
2.准入资格差异悬殊
目前的中小学采取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则需要中考努力争取,只要不是差的太多或者缺席考试,一般情况下上个高中并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一中还是普通中学的差别罢了。
上了高中,没出意外都可以顺利参加高考,甚至也可以根据专长选择艺术或体育等科目,减少文化分的要求,如此,上个本科也就相对容易了些。
但,古代的科举可不是这么简单,大部分人上学要么家里自学,要么上个私塾,教育资源之匮乏根据各地经济水平稍有差异,与今日比那是天壤之别。
不管怎样,要获取参加科考的准入条件必须先经过县、府和院三级考试,合格了给予“秀才”的名号,意思是“亲,你可以参加科考了”。好的人家可以上国子监,一般的上县学、府学,之后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充分地准备,迎接科考。
不幸的是,这个科考,只是省考中争取名额,先是和同省之人比拼,考中了变身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省状元,不过从今日看,过去的解元在今天并不太为人所知。
3.录取率差别甚大
今日,放眼全国,福建的高考录取率及一本上线率傲视群雄,以至于“福建户口”一时成了傲娇的资本,接下来我们便以福建为例,简单对比一下考进士与上清华的难易程度。
参考:山西民俗博物馆(山西会馆)
四、考进士与上清华的相爱相杀
2017年福建高考报考人数为18.82万人,各批次共录取16.85万人。其中本科总录取12.02万人,本一录取3.54万人,清华大学录取85人。高考总录取率89.5%,其中本科录取率63.9%,本一录取率18.8%,清华录取率0.045%(占本一人数的0.24%)。
2018年福建高考报考人数为20.09万人,各批次共录取17.84万人。其中本科总录取12.55万人,本一录取3.52万人,清华大学录取87人。高考总录取率88.8%,其中本科录取率62.5%,本一录取率17.5%,清华录取率0.043%(占本一人数的0.24%)。
综上,以近两年数据看,清华在当年度参加高考学子中的录取率为0.044%,在本一中的比例则为0.24%。
科举考试以明代福建为例。
福建在明代各科举人的名额不定,正统六年为60名,景泰四年为90名,万历四十三年为95名,为方便计算,本文统一采用90名进行试算。
《闽书》上记“其入试士,以三千余人中解额者九十”,也就是说乡试中举的比例大约是3%。
参考:山西民俗博物馆(山西会馆)
首先,以学子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做对比
按郑州大学郑民服教授的统计,明代崇祯三年福建人口为10,878,056人,有资格参加省级乡试的秀才人数为3,000人,每科中举90人。以之推算,明代参加乡试的福建秀才,占人口比例为0.028%,举人录取率为0.00083%。
2017年福建人口为3911万人,高考的考生数占全省人口比例为0.48%;本科人数比例为0.31%,上清华人数比例为0.00023%。
因乡试三年举办一次,故举人录取率按年算应为0.00028%,与上清华的比例基本相近,可见范进中举,可是相对于上清华的美事,怪不得把他高兴坏了。
如以进士比例算,明代福建进士数2418名,举人数8376名,举人上榜率为28.9%(高于全国平均值24.02%),则福建进士年录取率为0.00008%,该数值也相当于上清华0.00023%的1/3~1/2。
参考:山西民俗博物馆(山西会馆)
其次,以参考学子比例对比
3,000名秀才考中进士的概率为0.87%,则年录取率为0.29%,较上清华0.044%高出5倍。
因此,以总人口基数看,考进士的难度为上清华的2~3倍,以具备资格的学子总数看,上清华的难度为考进士的5倍,当然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秀才的水平远远比我们现在的本科生要强大些,如以本一人数做基数,则秀才考进士与本一上清华在难度上是相当的。
是不是很惊愕?
综上分析,科举考试能考上进士,其难易程度大概相当于考上清华大学的三倍,能考上前三名那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只有祖上庇佑了。
考进士如此之难,作为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不努力呢?想想家庙中的进士牌匾,想想先人为我们创下的一番基业,盛世于今日,不为中国崛起而读书,也为自己争一口气,不奋斗不知自己能耐有多大。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