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记」

郑成功“拆庙借木料”,只为造船收台湾


大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三月,郑成功亲率大军两万五千余人,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列岛,过黑水沟,直抵台南,历时近一年,终使荷兰人投降,至此沦陷三十余年的台湾再次回归大明。

图/郑成功势力范围,来源:季我努学社

郑成功作为一方割据,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势力都不相同,他是唯一一个以海军起家,坐拥东南的海上霸主,尽管当时海上穿插着荷兰、西班牙等西方势力,但都没能阻挡他海上驰骋的步伐。

而事实上,郑成功的舰队船只,在吨位、武器配置等方面都不如西方战舰,仅仅凭的是东南人对海的驾驭力、对天气的预测力以及敢闯敢干的魄力而已。

当施琅最终拿下台湾后,郑成功海上纵横的事迹便随着进一步的海禁政策成为了神话,而与海上、近海有关的一切陈年旧事也成了迷一样的存在,至于郑成功,则莫名其妙地就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的供奉神台。

图/郑成功抗清与复台形势图,来源:福建省情资料库

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由上而下的大型灭佛活动,分别来自北魏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史称“三武灭佛”,而在明末清初的东南,也曾经发生一次规模空前的类似事件,只是这次变故并不只是针对佛教,儒道释,甚至民间信仰无所不包,而至今,当地的百姓却鲜少提及,甚至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只因,这次事件,与一位民族英雄捆绑在了一起,那便是郑成功,以至于对信仰极度虔诚的东南人,集体对这次的灾难缄口不言。

起自厦岛,雄亦厦岛

1657-1659年,郑成功联合西南南明势力,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北伐,然而南京一役失败后,郑军精锐尽损,一路且战且退,最终回到其起家基地闽南,以区区厦门、金门两岛力抗整个清王朝。

本以为郑成功会因此成为瓮中之鳖,束手就擒。

万万没想到,郑成功以其强大的海军竟力挽狂澜,在厦门周边大破清军三路海上包围,并因此迅速反扑,收回闽南近海府县。

图/日本人记录中的唐船,与郑成功时代商船相近

厦门、金门两岛,地处泉州府同安县极东、极南海域,虽为同安辖地,但却是漳州的门户,而有明一代,漳州乃至整个福建,经济、海运最发达的区域便是九龙江口的海澄县,因此,对于郑成功来说,发展海上力量并借海外贸易筹措军饷,必须拿下海澄县。

在郑成功与清军的拉锯战中,同安县、海澄县也基本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核心区作用,以此为中心,北起晋江、南安,南至漳浦、诏安,几乎都有郑成功及其势力的痕迹,如此曲折的海岸线以及连绵高耸的沿海山脉又刚好为郑成功架设起一道完美的陆地防线,为偏居东南一隅的郑成功与清军周旋到底提供了基本的地理屏障。

图/青礁、白礁交界亦漳、泉,同安、海澄交界,慈济东西宫便在此处

但随着清军在大陆其他地区高奏凯歌式的胜利,郑成功的东南沿海渐渐成了死角,腹地不断缩减,尽管海上的优势依旧明显,但钱、粮等后勤资源却日趋紧迫,郑成功急需战略转移或增加新生力量。

这时,从台湾来的何斌带来了好消息:发现“新大陆”,拿下荷兰,抢占台湾大粮仓。

郑成功似乎看到了希望。

但郑军大部分将领却不敢苟同,一来担心面对荷兰人力不能敌,二来此去台湾风雨波浪风险不可测,三来对于台湾的供给存疑虑,如此这般,一念之间,可能腹背受敌,全盘皆输。

但,郑成功却仍执意孤行,以郑经留守厦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黑水沟,杀向台湾。

战船数百,就地取材

刚刚在海澄县进行的圭海海战,尽管郑成功全歼大清海军,以至其在十年内丧失海上作战能力,但对于郑军来说,战舰或损或败,数量亦是不可忽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征台机会,郑军迫切需要完整的舰队承担偷袭的任务,而作为福船的传统根据地,闽南造船师傅或许不少,但优良的木材却是稀缺资源,郑成功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问题。

图/晚晴时期的紫云岩,满山光秃秃,毫无植物可寻,来源:紫日

图/晚晴时期的碧山岩,满山光秃秃,毫无植物可寻,来源:紫日

图/晚晴漳州城,远处高山也无树木存留

显然,这不是厦、金两岛能够就地解决的。

早在大明嘉靖年间,就曾有大明地方官员开启了就地取材的先例,地点就在厦门、鼓浪屿两岛隔海相望的海澄县三都,林魁的《安边馆记》载,“适其地淫祠颇炽,公撤之,得木材若干...上记当道,即分署为安边之馆”。

海澄县,旧称“佛国”,因成弘以来,贩东西洋兴起,此地号称“天子南库”,民间更是金玉满堂、庙宇恢宏,而这些所谓的“淫祠”渐渐地成为了后来人堂而皇之掠夺的资源所在。

在海澄县,特别是与厦门咫尺之间的海沧(即三都),在民间信仰方面更是领跑闽南,作为保生大帝的发源地,这里保留着最早的慈济庙,特别是始建于南宋的四宫一院,无不是规模宏大的宫庙。

郑成功的目光,也自然而然地瞄向了这近在眼前的资源上。

作为四宫一院的核心祖庙,青礁慈济东宫与白礁慈济西宫,竟同时存在着与郑成功相关而近似的传说(或笔记)。

根据《东宫史料拾遗》记载,正当郑成功打算采纳何斌计策时,因群将的集体反对及战船木料的匮乏,郑成功甚是苦恼,于是他来到东宫向保生大帝求助,当他看到这金碧辉煌的殿宇时便萌生一计,遂向保生大帝奏请拆借东宫前二殿获取战船木材,并许诺事成之后回来还原重修祖庙。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东宫看到宫庙的正前方坐落着两座孤独的宋代狮子,那便是原东宫前殿大门的遗存。

图/青礁慈济东宫门前孤零零的双狮

这种“可爱”又“可敬”的传说,不仅在青礁村广为流传,更是为海沧人所普遍接受,相似的说法同样存在于慈济南宫、慈济北宫、水陆北宫、玉真法院等,只是在宫庙的拆除规模上差异而已。

于是,郑成功的神化,便自然而然地在海沧生根发芽,至于台湾,则直接被搬上神位,成为正儿八经的王爷庙主神。

理想的谎言,在碑记中识破

假使,事实就像传说中的那样,该有多好。郑成功,竟成了明清交替时百姓心中无法述说的痛中的托词。

在如此众多且“统一”的拆庙借木的传说面前,白礁慈济西宫的说法就显得真实许多,其所在的白礁原建有石城墙,并开辟四门,故而白礁也有“礁城”的雅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白礁村中找到西门、东门等城门名讳的遗存。

图/白礁村内残存的墓碑,地名显示为“礁城”

相传,海澄县在清郑争夺中,已然千疮百孔,郑军为了加强守卫,特地在周边收罗石材加固城防,白礁的城墙便是在此时被拆除,海澄县的城墙虽然得以在战乱中幸存下来,但在在清末民国初大建设时却被推倒,改挪至石码修建江堤。

在闽南沿海,诸如此类的传说多如牛毛,而与郑成功相关的更是层出不穷,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拆庙借木材,拆庙是真,借木是假,而拆庙的主人公不是郑成功,而是清军,准确的说,是顺治皇帝或多尔衮。

图/清初闽南迁界示意图,改自来源:福建省情资料库

同样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忙着围攻荷兰人,对岸的清军也没闲着,他们在福建开始了一项惨绝人寰的“三光运动”:一道“迁界令”,瞬息之间福建沿海化为乌有,不管是宫庙祠堂,还是寻常百姓家,都在清军的马蹄下,化为灰烬,史称“辛丑播迁”。

“勒期仅三日,远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二日,逐骑即至,一时跄踉,富人尽弃其赀,贫人夫荷釜,妻襁儿,携斗米,挟束稿,望门依栖。起江浙,抵闽粤,数千里沃壤捐作蓬蒿,土著尽流移。”

在海上,清军打不过郑成功,但在陆地上,清军却可以任意妄为,为了断绝郑成功的海上补给,清军采纳了黄梧的焦土计策,而海沧众多与郑成功相关的借木材传说,事实上都是毁于这次的破坏。

辛丑播迁的侧面印证虽然未出现在老人家的记忆里,但却在海沧周边各主要宫庙的碑记中隐现,拆庙这个锅,不应由郑成功背。

图/海沧地区“辛丑播迁”相关记载庙宇一览

康熙三十六年慈济东宫《吧国缘主碑记》:“昔宋绍兴辛未,尚书定肃颜公之始建祖东宫也...辛丑播迁,庙成废墟,公之子姓复捐募重建。”

道光十三年《慈济北宫碑记》:“吾乡有六社宫,大观孕秀,文圃分灵,匾曰慈济北宫,奉祀保生大帝,法壤肇兴宋代,由来已久。至我朝康熙二十五年间经播迁,庙宇焚墟而遗址尚存,乡里士民始鸠工庇材,建立而重兴之。”

同治十年《重修玉真法院碑志》:“迨国朝辛丑海滨寇警,人民内迁,院遭兵燹,里人奉圣像寓祀广屿。”

鳌冠《重修灵惠庙碑记》:“六乡建庙以祀...不知始自何代,而代有兴废。复界以来,曾伯祖宫傅勤恪公倡成两庑。”

嘉庆二十三年《重修正顺宫碑记》:“正顺新宫,甘棠旧庙,庙祀晋广惠尊王暨侄谢将军...海棼播迁后,庙貌几毁,碑碣无存,以故募建创修之士,名氏不传。”

康熙三十年石塘《重修祖庙碑记》:“自播迁告变,祠宇兵焚...遂舍旧基,择中厝,合族趋事,亦既庙貌峥嵘。”

康熙三十五年《重兴龙池古刹碑记》:“文圃山龙池岩者为古刹胜迹,创自初唐...迨国朝以沿海迁移...将三十载...岩僧文晦上还瞻故山...构成后殿。”

图/康熙戊寅年《水路北宫碑记》

图/水路北宫碑记

迁海令前后共执行二十余年,福建沿海,特别是闽南地区影响最大,成千上万的沿海百姓在这次事件中不得不远走他乡,或北上浙南、闽东,或西进闽赣交界,或南下粤琼,从而形成了诸多闽南方言岛,甚至连片的方言区。

而留守家园的则就近安置,待到复界后回归家园,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在台风肆虐的东南则有如世纪之隔,故而在曾经迁界的沿海地区,想要找到明代以前的遗存,便显得困难异常,有且仅有摩崖石刻以及留在残垣断壁之中的几方碑刻,以至于清代修建的红砖古厝墙体里依然可以看到瓦砾以及陶瓷碎片,那大概就是迁界以前人家留下的点滴记忆。

至于郑成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是清廷忌讳的名号,诚如《西山杂记》作者蔡蒹自我描述的那样,先人参与郑氏“为乱”,作为后世的他便无缘功名,只能铤而走险下洋谋生,而闽南沿海的众多百姓或许也曾有如此经历,以至于民间善意地把这次迁界做了“包装”,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祸害。

这大概就是野史的共性:基于某些事实的修饰传递,其真真假假已难深辨。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