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成,禾山穆厝人。1920年5月出生在缅甸,童年受过少许教育,粗识英文。父亲去世后,11岁的吴国成跟随母亲回到厦门。为生活所迫,幼小的吴国成做过帮工,卖米、炸油条、清扫卫生,在艰辛的生活中历练生存本领。后来,15岁的吴国成在南普陀做杂工的同时,在寺院的小学校里受过几年的教育。日军占领厦门,吴国成一家逃难到了设在鼓浪屿的难民营,尝尽了当亡国奴的苦,后来才辗转回到家乡禾山穆厝务农。
吴国成(1920—1984)
在家乡,吴国成起早贪黑,勤劳耕种自己微薄的土地,他到市区拉来肥料使用,琢磨治理作物的病虫害,往往获得比别人更好的收成,被誉为“大作息人”。在下地种田的同时,他了解时事,关心时局,阅读了许多进步书籍,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他利用自己担任甲长的身份,掩护地下党的活动并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走上了革命道路。
解放后,吴国成成为穆厝村农民协会会长,他积极参加“支前”和减租减息活动,担任民兵队长,迅速成长为远近闻名的农民干部。1950年初,禾山区成立农民协会,吴国成担任副会长。他日以继夜、奋不顾身地投入禾山农民运动。作为农民代表,他从初解放到1951年底的2年间,先后参加了5次厦门市各界协商会和各界人民代表大会。1951年3月,他作为禾山农协会代表担任禾山中学董事,同年12.月出席福建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1952年初,吴国成先后担任五通乡乡长、禾山区副区长。同年7月,32岁的吴国成当选为禾山区区长。在清理匪特、乡村建政、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运动中,吴国成立场坚定,政策性强,坚决执行党的方针;在增产节约、“三反五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吴国成发挥了熟悉农村、熟悉农民的优势,禾山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他虽是区长,却常常可以看到他戴着斗笠奔走在下乡的路上,看到他打着赤脚在田间地头里耕作,看到他卷着裤脚在水利建设的工地上劳动。
1950年1月,吴国成在厦门市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为禾山农民协会的代表参加协商委员会
1957年7月,禾山区和灌口区、集美镇合并为厦门市郊区,吴国成担任郊区人民委员会副主任,分管农村工作。11月,他带领500多位下放劳动的市属干部和职工,在郊区东孚创办了国营厦门第一农场,兼任场长。他身先士卒,带头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夜以继日地苦干。吴国成本着实事求是和农民的朴实,对于1958年的“大跃进”已经很难有太大的热情,1959年因为对强制推行深耕密植在会议上表示不同看法,被扣上“右倾”的帽子。农民出身文化不高的吴国成,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也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对于在他身上和身边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难于理解和无所适从。
始终保持农民本色的吴国成
1963年,吴国成调到市农业局领导水利建设工作。文化大革命初期,他被当成“走资派”遭受挂牌批斗,下放到灌口学习班参加劳动。1972年,吴国成再次走上领导岗位,出任厦门锻压厂革委会主任。1976年调到市物资局负责农资工作,后来调任市计委农机办,又一次以自己的工作服务农村建设,一直到离休。
1976年吴国成在前哨大队(今思明区黄厝社区)水库工地上
吴国成从一个诞生在海外归国,不得不在社会的底层挣扎的少年,走上了革命道路,赶上了解放初期如火如荼的红色年代,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工作和斗争中。吴国成受到了党的培养和信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迅速提升个人的能力和政治素养,从一个乡下农民成长为一区之长。这在老禾山,他是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个。然而,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他的人生轨迹又随着政治运动而起伏不定。但是,不管环境和职务有何变化,他始终保持农民实干、吃苦、朴实、低调、亲和的本色,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不怕艰苦,不怕委屈,一生保持廉洁奉公,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品质。
“为国尽忠,在家尽孝。”这是家乡人民对他实实在在的评价。
禾山人民不会忘记,大时代洪流中,禾山农民出任整整5年的禾山区长。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