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记」
海沧“108社”考:不想说再见,却永远不得再见
海沧108社考:家在三都,只想留存一个记忆,不矫揉不造作,谨为记而记。
海沧,在解放前,传说拥有108个村社,在经历了战乱、瘟疫、天灾之后,零零落落拼凑之后仅有二分之一保留至今,以至于解放初期的海沧,屋多人少,百业凋零。
108社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然而它却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而是超越时空的组合,更不是海沧本土的产物,而是源自身在异乡的海沧人心中的一个念想。
海沧旧属漳州,当谈到漳州的侨史时,永远无法绕过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那便是海澄县三都,一个占据马来西亚槟城主流移民群体的祖籍地。
海沧108社,现存村社一览
海澄县三都,便是今日的海沧,海沧108社,确切地说应是三都108社,它其实是从海沧移民至槟城的村社集合,不多不少,图个吉利,凑成了天罡地煞108个。
从槟城开埠的1786年算起,到解放时的1949年,共计163年,海沧人接踵而至,创造了槟城传奇,也留下了三都不凡的记忆。
槟城石塘世德堂
槟城鳌冠九龙堂
因此,海沧108社的名单,便存在于海沧不同的时空里,从清乾隆年间一直延续到建国后,圭海四记拟考证的108社,来源主要分成四部分:
一为海沧开发前的村社分布;
二为三都联络局考证和调查的村社名单;
三为乾隆年以降各类地方志中登载的村社名;
四为根据碑记、传记、墓志铭、传说等间接记录的地名等。
为便于统计,先把海沧切割成三个片区,以文圃山、蔡尖尾山、三魁岭为界,山北为一区,相当于今日的新阳街道,姑且称之为新阳;山南可再分为二,以蔡尖尾山、京口岩为界,东边即民间惯称的东片,大致与嵩屿街道相当,先称之为沧东,西片为沧西,接下来便按此展开考证。
海沧三个片区
一、解放后(1983年地图)
根据1983年海沧地图,可得海沧村社共计77个,他们便是今日海沧原住民的所有,或者说是幸存者。
1983年地图
1、新阳片区(7)
惠佐、新垵、东社、许厝、霞阳、翁厝、田边
2、沧东片区(23)
英厝、郭厝、下尾、庙兜、鳌冠、蔡岭、排头、水头、东坑、石塘、埭头、刘山、钟山、东屿、芦坑、渐美、京口、嵩屿、寨前、岭上、贞庵、林尾、澳头
3、沧西片区(47)
上瑶、古楼、下窟、中窟、田厝、禾山兜、坪埕、洪坑、宁店、温厝、赤石、马垄、宁坑、长园、肖坑、山后、石仓、石甲头、涵头、地岸头、内坑、后井、衙里、欧垄、草仔尾、锦里、大埕、后山尾、雍厝、石囷、西宁坑、北市、山仰、毛穴广、大埭、莲花洲、柯井、路头、后垵、海沧、龙庙、洪厝、鸿江、青礁、炉塘、过田、院前
二、民国时期(三都联络局考证)
三都联络局尽管是108社的最早提出者之一,但因档案记录的不足至今也无法恢复108社的全貌,后有些人向乡老征询、调查之后共获得92个村社。
1936年海沧地图
1、新阳片区(14)
新垵、钟厝、东社(霞阳)、惠佐、叶定、翁厝、上曾、许厝、田边、周厝尾、林东、邱厝(霞阳)、东社、祥马
2、沧东片区(20)
鳌冠、下尾、英厝、蔡岭、庙兜、排头、钟山、水头、顶东屿、东坑、下东屿、刘山、渐尾、石塘、埭头、京口、卢坑、寨上、嵩屿、岭上
3、沧西片区(40)
洪坑、赤石、温厝、海沧、洪厝、青礁、大埭、石甲头、彭埕、草仔尾、田厝窟、大路头、鸿江、毛穴广、山仰、马垄、西宁坑、宁坑、邱厝(海沧)、侯塘、石囷、北市、山后尾、石仓、后垵、官宅、雍厝、衙里、柯井、帝厂、古楼、后井、长园、宁店、龙庙、院前、上瑶、内坑、锦里、大埕
4、已消失的社名(17)
石囷山后、下林尾、上英、马埭头、蔡厝尾、山头、马山、郭厝内、马内坑、迺水、余厝、山尾、庵头、吴厝、埭头(贞庵)、前埔、铁赤后
5、新增社名(1)
莲塘
三、清乾隆年间(依《海澄县志》记载)
依清代建制,海沧虽仍称三都,但在实际区划上却属海澄县城外北路,时分五保,共计99社,已相当接近108社了。
其中新垵保即新阳片区,崇隆保、集兴下半保登瀛甲近似沧东片区,永昌保和集兴上半保则属沧西片区。
1959年海沧地图
1、新阳片区(10)
下杨、下尾、林东叶厝、山狗吼、林东、马厝、许厝、上曾、邛厝、田边
2、沧东片区(38)
山头、庙兜、长屿、柯厝、钟林尾、东坑、郭厝、下尾、铁锡后、水头、英厝、马内坑、排头、田边、林埭头、蔡岭、石林兜、山尾、楼山、吴贯、渐尾、卢坑、澳头、蓝尾、郑边、前庵、杨厝、钱屿、埭头、屿头、洪坑内、埭口、京口、坑内、领上、盐水下、寨前、嵩屿
3、沧西片区(51)
海沧、大路头、前埔、林厝、古楼、王厝、上窑、田厝、青礁、岑街、过田、禾山兜、暗厂、龙店、官宅、洪坑、卢堂、廖坑、鸿江、许蓝头、马埭头、柯井、后安、瓷窑、院前、石囷、坑里、雍厝、大埕、后山尾、温厝、马垅、赤石、陵坑、徐坑、大观后、石仓、坑边、长园、萧坑、草仔尾、坂尾、西陵坑、山仔、石囷山后、毛蠏广、陈都尾、衙里、后井、内坑、石甲头
四、跨越三个时代连绵延续之村社
历经清末、民国那跌宕起伏的世代更替,能在战乱前沿的海沧顽强存活下来的,已然是个奇迹,在海沧108社中,这样的幸运儿者不过寥寥56个,而他们也基本上构成了今日海沧原住民的绝大部分。
民国海沧地图
1、新阳片区(4)
许厝、霞阳、翁厝、田边
备注:澄志载之邛厝即翁厝,下杨即霞阳。
2、沧东片区(18)
英厝、下尾、庙兜、鳌冠、蔡岭、排头、水头、东坑、石塘、刘山、钟山、东屿、芦坑、渐美、京口、嵩屿、岭上、寨前
备注:澄志载之吾贯即鳌冠,石林兜即石塘,钟林尾即钟山,渐尾即渐美,楼山即刘山,卢坑即芦坑,领上即岭上,因后世社名多采用雅化致部分用字发生变化。
3、沧西片区(34)
上瑶、古楼、田厝、洪坑、宁店、温厝、赤石、马垄、宁坑、长园、石仓、肖坑、山后、石甲头、内坑、后井、衙里、草仔尾、锦里、大埕、雍厝、石囷、西宁坑、山仰、毛穴广、后山尾、柯井、后垵、海沧、大路头、鸿江、青礁、炉塘、院前
备注:澄志载之上窑即上瑶,陵坑即宁坑,山仔即山仰,萧坑即肖坑,大观后即山后,坂尾即锦里,毛蠏广即毛穴广,后安即后垵,卢堂、侯堂、炉塘即芦塘。
五、三个时期两两重复的村社
因名称更替或此消彼长,很多海沧的村社或消亡或异地重生,以至于相同或邻近的区域出现不同的村社,不管如何,它们依然是海沧的主力军,存也好,失也可,都应该被这份土地记住它们曾经奋斗的身影。
1920年海沧地图
1、新阳片区(8)
东社、林东、上曾、周厝尾、惠佐、新垵、叶厝、上马
备注:清末至民国,是新垵村飞黄腾达的大发展时期,海外的反哺使得新垵人口、房屋爆发式扩张,原本区隔分布的小社慢慢接壤,于是,当1958年新垵乡由海澄划归厦门郊区时,新垵附近的东张、上曾、林东、周厝尾等四社便相应合并为东社,后三者也出现在三都联络局的名单中。在1950年代的海沧地图上,新垵地区仍可见新垵、惠佐、林东、周厝尾、上曾等地名。
叶厝位于林东,为叶氏聚居地,目前还留有叶氏祖厝,只可惜因人口不多渐渐融入林东社中。
上马,又称马厝、祥马,位于霞阳,为民国以前强大的马氏族人聚居地,不知何因,上马突然消失,光绪二十二年重修慈济祖宫碑有相关记载:上马马瑞美捐英壹佰肆拾大元,石室禅院的捐资者也常有马氏族人的影子。
2、沧东片区(13)
郭厝、山尾、山头、埭头、马内坑、铁赤后、柯厝、马埭头、埭头(贞庵)、贞庵、蓝尾、澳头、杨厝
备注:山头、山尾、马内坑、铁赤后、柯厝、马埭头、埭头(贞庵)、杨厝均已消失。
《厦门市志》1920年底的厦门周边地图显示山尾位于吾贯与蔡岭之间的沿海,村民多出洋,曾有山尾华侨回乡在吾贯建有“鳌仔学堂”,也因此吾贯才有鳌冠的称谓。
山头,也同样位于鳌冠附近,乾隆二十五年重修灵惠庙碑记结尾称“六社乡耆(合立)”,按《厦门地名志》对下尾的说法“鳌冠诸社最末尾”,可以推断鳌冠六社当为山头、山尾、蔡岭、吾贯、庙兜、下尾等,亦或者是不包含蔡岭、山头的另外六社(含英厝和郭厝)。
埭头,原位于延奎小学附近,因海沧开发而迁移至石塘,澄志载为林埭头,有些地图写做大埭,若不是它延续时间长,恐怕是要淹没在海沧数不尽数的埭头中了。比如介于温厝与渐美之间的马埭头,位于贞庵的埭头(有些地图标示为茶头),都是明清以来海沧沿海重要的码头和海岸线,只可惜都湮灭了。
铁赤后,原位于海沧房产站与消防站之间,解放前后居民便已内迁入钟山,剩余几座古厝作为边防军驻地,后来任随风雨飘摇,直到海沧开发时最后的几落古厝才完全沉没。在多种地图上,标示为铁赤,光绪十年重修龙山宫碑记载有铁赤文定、铁赤后文才等各捐金二十四元。
马内坑,据说是败于瘟疫,实际称谓应为内坑,因马姓聚居,其他乡民为了与四社周的内坑区别,一般称之为马内坑,钟山蔡氏始祖便葬于此地。
柯厝,即东屿柯姓,东屿,原称长屿,为半岛地形,柯姓居东边,靠近刘山,李姓居西边,靠海,柯姓所居称柯厝,后来两社阡陌相连,久而久之便合二为一,以顶社和下社做区分。
杨厝,在海沧有多处,囷瑶的雍厝在有的地图也显示为杨厝,贞庵村现存有杨厝家庙“树德堂”一座,其楹联写到“春绿杨厝修先业耕读传家望清云”,其所在地便是杨厝,曾经在澳头山附近发掘有明代杨氏墓葬,可见杨厝历史之悠久。
3、沧西片区(14)
何山兜、坪埕、欧垄、涵头、石囷山后、前埔、北市、大埭、龙庙、洪厝、莲塘、过田、官宅、帝厂
备注:石囷山后和前埔算是一个小区域集体没落的典型,它们均位于石囷、院前和古楼交界处,该地有网山、前埔山等围绕之下的小山谷和平地,田野考古队也在此地发现诸多北宋以来的聚落或寺庙遗址和遗迹。
官宅和帝厂均是千年古村青礁的一份子,帝厂,也称暗厂,以余姓为主。其所在的青礁村,曾是颜、郑、余三姓聚居地,颜姓和郑姓科举繁荣,称甲漳州,然而在青礁,却以余姓最为强悍,每每邻里冲突,都以余姓胜利告终,传说颜姓族人从风水的角度破坏了帝厂的“社脉”以至颜姓家大业大,而余姓则渐渐消亡,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罢了。
六、零星村社拾遗
除去第四、五段非上不可的91个村社外,还有17社亟待考证录入,如果将三都联络局和《海澄县志》中列载的村社全部纳入,显然不止108个,或许如文首所说,108社含有美好寓意,诚如海沧的老东家漳州,其乡贤祠中祀奉的108位乡贤,以及槟城天后宫配祀的“昭应英烈一百有八兄弟”一般。
故而,在剩余的诸多村社中,圭海四记谨摘录流传较广、有其他旁证对应的村社(或者说是鄙人比较熟识的罢了),如此种种,仅供参考。
海澄县三都108社全部名单
1、新阳片区(1)
邱厝
备注:在三度联络局的调查结果中,邱厝有两处,一在霞阳,一在海沧,它们都是新垵邱姓在海沧的分居地,规模都不算大,也早早第淹没在数不胜数的村社之中,仅剩光绪二十二年重修慈济祖宫碑记中的记载:邱厝邱山海捐英贰拾肆大元。
2、沧东片区(6)
坑里、洪坑内、乃水、钱屿、埭口、屿头
备注:
海沧各区域最混乱的恐怕要属贞庵村了,可能是它地处两水交汇处,最是要紧之地,人口更迭频繁,或是因乾隆版《海澄县志》的编者之一叶廷推就是当地人,给了贞庵更多的笔墨描述,总之,说这里是海沧乱世的写照,一点也不为过。
坑里和洪坑内,傻傻分不清楚,因洪坑内在地图上总被标成坑内,很容易同坑里混在一起。根据厦门莲溪叶氏族谱载:坑里社,东至寨山,西至岭上社,南至龟仔山,北至庵后山,抗战时期遭日本飞机轰炸,村庄化为废墟,仅存叶氏祖厝在1994年征地拆迁,择址京口重建。坑里如此,再比照1960年厦门地图的坑内(钱屿东侧海边),显然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村社。
乃水,最是少见少听的社名,幸亏温老师和林老师指点,才让它浮出水面。乃水位于石仓靠海处,现出口加工区位置,在三都联络局的调查中,写作迺水,音同用字差异而已,可能是澄志提及的溧水渡。
屿头,一个在闽南沿海常见的名字,然而,在海沧,它却不简单。蔡姓,作为最具闽南特征的姓氏,其分布与闽南息息相关,而其中闽南蔡姓的一个重要派系“登瀛”或“屿头翁”则可能与屿头有关:据登瀛蔡氏族谱载,其始祖唐大学生蔡允恭迁居龙溪县永宁乡新恩里屿头,死后亦葬于此,同安人宋代漳州知府吴燧为之题刻“登瀛”。故事真伪且不必理会,至少说明屿头出现的年代非常早,可能可以上溯至唐代。
3、沧西片区(10)
地岸头、许蓝头、瓷窑、王厝、邱厝、岑街、廖坑、陈都尾、徐坑、马山
备注:
许蓝头,又称许林头,位于海沧与后井之间,有许林头山,向来是海沧行政、海防的高地。
瓷窑,也成瓷瑶,与石囷社合称囷瑶,在宋代以前已然是规模不小的聚落,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作坊集散地,现在有些地方还散落着陶瓷残片,后来慢慢没落而并入石囷社中,是囷西的一部分。
王厝、岑街,均位于古楼附近,与石囷山后、前埔比邻,据说新垵至海沧的民间古道与蔡尖尾山南部山脚漳泉古道(马青路)相交于岑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商业小镇,其周边也因此有一些小社发展壮大,但随着海沧海上贸易和交通的兴起,这条南北向的古道慢慢没落,以致失去了当年的繁荣,后不知如何便都消失了。
廖坑、陈都尾、徐坑、马山等均位于温厝村范围内,基本上以姓氏命名,廖坑位于温厝以北,是旧地图的常客;马垄、宁坑、长园交接处的小山头旧称马山,《海澄县志》载“形似马,故名”,而马山社便位于马山上,据说该山头上的田埂里还能看到遍布的残砖碎瓦。
七、补缺补漏
以上海沧108社,就好比东拼西凑勉强成群的组合,不一定会是旧时海沧的原貌,姑且当做是一个说法,让有心人做个参考,毕竟这是圭海四记关于三都108社的第二版,终究是有进步的,在此也算是给自己这么多天来瞎折腾的一个鼓励。
除去以上108社,这次简单的考证其实还有很多未知地名还未完全解封,比如鳌冠的田边,霞阳的下尾、刘厝,石塘的花坑、斜坑,古楼的后陵坑,温厝的蔡坑、苏坑,锦里的马坑,贞庵的盐水下、埭口、坑边,青礁的铁店、林厝,海沧的杨厝等。当然也有欣喜的额外收获,知晓了一些村社的过去名,如新垵的古称郑墩,贞庵称皇亭等。
※资料参考:《海澄县志》、《图说厦门》、《海沧姓氏源流》、《海沧文物要览》、《厦门碑志汇编》等
※特别感谢:感谢温福来老师、林志鹏老师对海沧已消失村社社名及所在位置的指导,感谢郑来发先生提供三都联络局调查资料,感谢陈和彬先生提供槟城资讯和照片,感谢叶鹏先生提供的莲溪叶氏族谱信息。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