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地文化

禾山掌故之7 七星石和七星潭

北斗七星是人们所熟悉的星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赋予非同寻常的寓意,即使不熟悉北斗七星的各种传说,我们这代人对“抬头望见北斗星”的歌词......

老禾山掌故之5 禾山米绞

“米绞”是厦门方言,即“机器碾米”。早年在东南亚的厦门华侨,有许多以经营粮食加工的“米绞”为业。禾山围里的华侨陈迎来在菲律宾从事米绞业和大米贸易,获利颇丰。陈嘉庚父子在新加坡也创设过过碾米厂。

老禾山掌故之4 老禾山的篮球运动

老禾山的篮球运动最早是由东南亚华侨引进的,起兴于上世纪20年代初,至今已经百年有余。后坑(侯卿)、殿前、何厝、江头、五通、昭塘、祥店,莫不如此。

老禾山掌故之3 禾山地下火

自从1926年2月中共厦门党的组织建立以来,到1949年10月厦门解放,在广袤的禾山农村,党的地下活动如星星之火,虽隐忍但炽热,终成燎原之势。

老禾山掌故之1 禾山"八保“

禾山向来分顶禾山、下禾山,界线有多种说法,莫衷一是。上世纪30年代初,禾山尚属思明县,那时尚有“上八保、下八保”之说。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9 73年前坂上的军民联欢

厦门解放后初期,为了积极准备解放金门、解放台湾,进驻了大量的解放军。那时候极少有营房,绝大多数部队官兵都住在禾山农村民房里,每一个村子都驻扎了部队,每一个较为宽敞的农家都住了战士。他们在大厅中打地铺,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