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湖里掌故之 183 渡槽

厦门岛曾经极度缺水。1955年10月建成的高集海堤使得引水入岛成为现实。1958年,坂头水库的水通过海堤进入厦门岛,水渠从高崎到安兜,在安兜设提水站将水头提升,利用自然高差沿安兜—枋湖—薛岭—后埔—吕厝方向,流到设在莲坂的自来水公司蓄水池。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16 安兜自来水厂

安兜地势较高,自古饮用水靠井水,无法满足需求。1985年起,安兜社5个村民小组为解决群众吃水困难问题,在安兜山仔顶建设安兜自来水厂,日供水300多吨。

湖里掌故之182 石脚桶

本地乡村的井台边上,原本大多有扁状、圆形的厚重石头凿成的洗衣池,乡人称“石脚桶”。家用的“脚桶”是木头做的,直径最多也不及1米,放在院子的角落洗衣服。可能早先也用来洗脚,所以叫脚桶。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15 江头幼儿园

1960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最艰苦的时候,许多行业、单位各显神通,纷纷到市郊办农场,种粮食、蔬菜,实行“生产自救”,弥补食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