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祖光州相传之谬

颜立水


福建许多家藏族谱,在追溯他们入闽始祖时,都载明“其先来自光州固始县”,而且是“随王审知入闽”。民间还相传,北方人(指中原)原本没有足趾,因“随王公”(指同安北山宫奉祀的王审知)千里跋涉,结果“脚盘”裂开,形成了五个脚指头。传说当然不足为信,但说明中原移民徒步的艰辛。那么福建各个氏族的祖先是不是都是光州人?明代金门人洪受在《光州固始辨》一文中明确指出:“夫闽祖光州,相传之谬也!”

福建是古闽越人居住地,据历史学家考证,台湾高山族也是古代越族的一支。古闽越人断发纹身(用蚌壳挫断的头发,在身上挑刺花纹),凿齿拔牙(惠安妇女有此遗俗),使用印纹陶(以具印纹和指甲纹为多)和有段石石奔,以船为车,以蛇鸟为图腾,秦统一中国之前,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姓驺,“无”是首领意思)受封为阅越王,当时闽越人已有雷、蓝、驺、吴等姓氏,秦统一中国后,闽越王无诸被废,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又复其王位。到了汉武帝时,因闽越王余善反汉,汉武帝派四路大军剿灭,并把闽越人驱逐到江淮之间。关于汉武帝如何剿灭闽越人,民国版《同安县志》卷“武功”有一则比较详细的记述:许濙字元亮,河南许州人,西汉武帝为左翊将军,驻师于郡(郡治丰州)之西南百里境上,世传其址营城(又名营城巷,今同安县小西门),便宜调度。十年闽越平,以反覆(闽越人经常叛乱),数为边患,复蒙敕旨“永镇斯土”铜符虎节,兵卫森严,以久戌,爱卜居于五炉山下(今县城西北葫芦山麓),遂家焉。乡之谚曰:“未有同安(同安于二八二年设县),先有许督”。……卒武帝后元元年(前88年),谥武靖,子十五人,分镇闽地,墓在同安西山五虎山之西。这条根据宋代朱熹高弟许顺之族谱采写的资料,说明二千多年前就有中原汉人许濙将军奉命领兵驻守现在的同安县地并繁衍生息,那么许濙应该算是闽地许氏的祖先(金门珠浦南路宗祠奉许濙为始祖)。据说现在同安小西门的“洗墨池”原名“洗马池”,即是汉代许淡洗马处,北宋池北的“芦山堂”诞生了后来位居丞相的苏颂,又传苏颂小时于此读书洗砚,因而易名“洗墨池”:民国时期叶勉吾医师在池畔开设诊所,为人医治眼疾,因而又有“洗目池”之称。一个地名的演变,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轨迹。对于同安古代的文明史,民间常用一副对联加以概述:“许濙开疆二千载,朱熹过化八百年”,许氏也常以“将军裔”为荣。同安城内流传一句俚语叫做“猪屎送仔贴门联——专指老皇历”。意思说,民国年间葫芦山下后炉街许天送,以捡猪粪为生,每年除夕都要贴“汉代将军府,宋朝理学家”的春联,以许濙、许升(字顺之,许濙二十五世孙)苗裔为荣。因为祖先的辉煌和自己的处境悬殊太大,所以人们把他当作“爱翻过时老皇历”的笑话。

闽越人被迁徙到江淮后,中原的汉人陆续入闽,但在福建定居的汉人也只有余、许、何、黄等姓。西晋永嘉五年(三一一年),中原板荡,史称“永嘉之乱”,有“八姓衣冠南渡”,泉州的“晋江”就是“晋南渡时,衣冠避地者沿江而居故名”(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三),至今晋江尚有歌云“晋江之水来天津,相传南渡东晋人”,即是晋人南迁的佐证。这八姓衣冠(指贵族)是:林、黄、陈、郑、詹、丘、何、胡。而实际上非衣冠之族还有杨、钟、梁、翁、温、卓等姓。到了唐高宗总章二年(六六九年),开漳圣王陈元光率领五十八姓军校入闽平定蓝、雷土著之乱,这些随军入闽的主要姓名可以用方言把它编成:陈丁黄吴,方柳汤许,沈马江卢,欧宋韩何,郭郑柯高等等。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置大同场(其地相当于后来同安县的范围),福建观察使奏请在泉州界内设置五个牧马场,其中金门为一牧马区(都人揣测同安马巷和晋江马坪也是其中牧马区,有待考证),陈渊为语洲(金门)牧马监官(详见明永乐十五年金门所镇抚解智撰写《孚济庙志》。彼时,“从牧马监陈渊来者十二姓:蔡、许、翁、李、张、黄、王、吕、刘、洪、林、萧”(光绪版《金门志》卷一)。这些牧官和牧户,可能是北方汉族移民,也可能是本地区人民。因为隋唐时期,福建的经济和人口已有长足的发展,不用说福州华林寺、泉州玄妙观、开元寺,安海龙山寺这些早期的寺庙建筑,就是同安也已有梵天寺(隋开皇二年建)、梅山寺、天兴寺(在县东佛子岗)、真寂寺(在县西夕阳山,有唐宣宗与断际和尚黄(薜木/合体字)观瀑联吟诗作)、圣果院(在县南豪山西)、泗洲明觉院(在桐屿)、东岳行宫(天宝年间薛令之创建)、朝元观等寺宇庙观建筑,而且规模宏大,反映了隋唐时期闽南的生产和艺术水平,唐垂拱二年(686年),泉州开元寺坛樾黄守恭四子黄肇纶已到同安金柄开科并手植香樟:建忠二年(781年)陈夷则也迁居同安嘉禾里薛岭,因此出现了“东黄西石,南陈北薛”四大望族。以上提及的一些姓氏都在王审知入闽之前,而从他们的“郡望”看,也不全是来自光州固始县。王审知入闽是在唐末。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河南光州固始县“王家三龙”(即审潮、审邦、审知)随王绪起义,率领寿州、光州军校和士兵五千人从广东、江西进入福建,俗称“十八姓随王”。但据《台湾通史》记载,随王审知兄弟入闽的兵士有二十七姓,为方便记忆,笔者还是用方言把它编成顺口溜:陈张李吴,王蔡杨苏,郑谢郭何,曾周廖高,庄詹沈卢,施孙马傅,还有董、薛、韩共二十七姓。但据陈庆武先生主编的《福州十邑名祠大观》一书介绍,随王审知入闽的姓氏还有曹、江、许、黄、唐、宋、金、朱、姚、侯、林、柯、陆等,还有人认为随王审知入闽的姓氏达七十二姓,说明王审知入闽带来了北民南移高潮。

既然王审知入闽之前就已经有这么多姓氏的北方移民在福建落籍,就是随王审知入闽的二十七姓或七十二姓,其中也有许多他们的祖先早在福建蕃衍,为什么许多族谱都说他们的祖先是随王审知入闽呢?光州固始县王氏兄弟自光启二年入闽至后晋开运三年(946年)为南唐所灭,统治福建的时间达61年,王审知于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受封闽王,使福建出现了“千家灯火读书夜,万里桑麻商旅途”的升平景象,宋太祖赠赐“八闽人祖”匾额,厥功大矣!因此宋代福建史学家郑樵在《家谱后序》曰:“夫闽人称祖,皆曰光州固始来。实由王潮兄弟以固始之众,从王绪入闽,王审知因其众克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人。故闽人至今言氏族者,皆云固始,以当审知之时,始贵固始”(民国版《同安县志》卷二十五)。这就是说,五代时王氏据闽建国称王,其家乡固始也因王显贵,固始人也特受优待,一些原本并非固始的闽人也竟与固始“攀亲”。对这种怪现象,明代金门凤山人洪受(嘉靖四十四年以贡历国子监助教)慨时俗之不察,写了一篇《光州固始辨》(收在《沧海纪遗》一书)。文章开篇指出:“夫闽祖光州,相传之谬也。盖亦有之,而未必尽其然也。”因为“审知未入闽之初,闽之人民盖亦众矣,是故有刺史焉,有观察使焉,……至于漳浦,始云有众数万焉。”既是如此,那么“今全闽郡县,以自大夫,下至黎庶,莫不曰‘光州固始人也’不亦诬乎?”不仅洪受对此大惑不解,明末卢若腾(金门贤厝人,崇祯十三年进士)也一针见血指出“其说谬甚”。因而可以这样说,“闽祖光州说”对后人编写族谱确实产生了误导的作用。

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虽然有着不同的姓氏和源流,但都是炎黄的子孙。在长期的移民史中,即使同一个民族,来源区域也不尽相同。我们探讨“闽祖光州”这个问题,是为了正本清源,展示中华地域之辽阔,实事求是厘清各个姓氏的渊源,使新编的谱牒不再“以讹传讹”:同时也有助于对王审知入闽之前福建历史的研究,为繁荣海峡两岸经济文化走廊提供更早的历史资料。

本文摘录于: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著的《同安文史资料——同安姓氏专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南陈北薛”与“东黄西石”——古同安四大望族

“南陈北薛”与“东黄西石”,是记叙唐代同安(当时为大同场)陈、薛、黄、石四大望族迁徙繁衍历程的俚语。张翥(宋)“嘉禾风物咏”有“衣冠陈氏族,桃李薛家园”之句,《同安县志》也有“南陈北薛”的记载,说明此称由来已久。

从《佛岭叶氏族谱》看同安先民渡台

同安占地缘及行政之先,明后期即有先民移居澎湖,据林嘉书《明清时代同安县向台湾移民史略》一文统计,明万历至永历间即有13姓41宗支入垦澎湖,后再东入台湾,其中无同安叶姓。

闽台陈姓考

陈姓是闽台的第一大姓。两岸陈姓颇有渊源,同祖同根。现就其中两支——阳翟陈、陈井陈的来历做一考证。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