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谱牒中的“世派歌”
颜立水
中国的谱牒文化,肇自周代。福建的家庭组织基本上是西晋“永嘉之乱”(307-313年)以后大批中原汉人南徙所形成,因而福建直到唐代才有修纂私家族谱的风气。宋代理学家认识到修谱有“收宗族,厚风俗”的作用,朱熹还设计过“宗子法”的方案,后来逐步形成民间编修族谱的体例。这种记述以男性血缘为脉络的宗族世系谱牒,大致有这些类目:谱序、谱例、目录、字辈派语、领谱字号、像赞、诰敕恩纶、宗规族戒、族姓源流、居徙始末、世系谱表、科甲仕途、祖坟墓志、祠堂族产、艺文著述等。其中字辈派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字芸”,也称辈序、派语、昭穆、排行等。因为它常用诗歌的形式组合编排,所以也叫派行诗或世派歌。这是记载宗族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其目的在于上下伦序,分明可辨,世次不乱,避讳有据。这样即使世代隔远的同宗族人,只要查核名字表行,便可分清各自的世系辈份。现在许多海外“三胞”后裔,他们回大陆寻根,往往是依据他们先人的辈序而找到真正的“摇篮血迹”。
“世派歌”具有与诗歌相同的特点,如格式整齐,字数相等,平仄押韵,分行排列等,这样便于记忆和流传。但一首诗中所用的字不能重复,以免产生辈序混乱。
一、“世派歌”编排
(一)皇帝御赐
封建社会,皇帝至高无尚,他可以赐姓、赐名、赐婚、赐死……如郑成功名森,被明末唐王朱聿键赐姓为朱,人称“国姓”。有功之臣,皇帝御赐辈字,更是族人永久荣耀之事。如晋江南浔乡衙口施氏十六世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他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率师统一台湾,功比东汉马援,绩及西晋羊祜,因他任过同安副将、同安总兵官,故于同安顶溪头立“绩光铜柱”牌坊纪功。康熙皇帝除“解赐御衣龙袍,褒锡诗章”、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外,还御赐百世字行歌,“浔海”施氏自十二世起则沿用百字为昭穆:卿仕际应候,文章慧业修。至性能纯养,正心得自由,恬澹明素志,宁静似先猷。高风宗古朴,雅化尚温柔。黄中元吉迪,青简大名留。克已存恭敬,定交允嘉谋。恩宽爱式广,善足泽常流。深藏抱伟器,远识抒全筹。河山铭竹帛,冠冕绍箕裘。传芳长衍庆,锡祚历千秋。
(二)名人撰句
历史名人为各个宗族修祠纂谱撰序、作墓志铭、编世派歌,这种文化现象地方志书多有记载。如朱熹为高浦石家祠堂撰记、为后柯社始祖柯翰作《一经堂记》,金门许獬为陈健作墓志铭,晋江张瑞图为蔡复一撰写墓志等。长乐《青山黄氏世谱》,则收录了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阳明山人王守仁(明代哲学家,官至兵部尚书,陆王学派的集大成者)为青山黄氏所题的“世派歌”:世守儒宗训,家传正学书。宏纲开瑞运,嘉祉锡祯符……名人编撰的“世派歌”,族人藉以光宠,也可以激发后人见贤思齐的上进心。
(三)族贤自订
每个宗族,历史上都出过名人,所谓“科举蝉联,簪缨世代”是也。大凡族贤,一般都是科举出身,诗书满腹,且往往又有一官半职,所以他们为宗族编订昭穆,责无旁贷,也得心应手,令人信服。这种事例很多,如同安“浯阳”派陈氏昭穆,据传是明代十九世任官三郡知府陈沧江(金门人)所编,自二十世起沿用:志克卿允子,公侯伯仲延。笃庆丕先德(泽),昭谋(穆)衍其贤。现在行至“德”字辈。同安西柯柯氏的昭穆,是由霞岐半岛岐西村(即西柯)一世祖野芦的八世孙柯志德编撰。柯志德字桐岗,号风翔,从顺里下崎(霞岐)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两浙都转运使,季子柯升自娶豪山康尔韫(山东兖州知府)之女玉环为妻,康氏以豪山茂德仑七个小山头为妆奁。柯志德热心宗族事务,“常斥五百金,置始祖祠及祭田”(《同安县志》卷二十八“乡贤”),新编昭穆一百一十二字并以此作为家训。其编撰昭穆为:子孙贤能由祖致,永代丰荣仿崇陶。礼义文章日相勖,元魁济美继联高。笃守家箴尚节俭,淑慎忠廉学略韬。后嗣克承先人愿,自立乾坤千百曹。孝悌传习师尊敬,伦纲弈起耀金波。麟趾休徽兼武备,盛才蕃衍若江河。松茂久经容愈丽,盘根固织属丝萝。可是祯祥常献瑞,本枝交发万年柯。同安“佛岭”叶氏自十九世起,以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中宪大夫叶先登(居长泰)编写的谱序右铭作为昭穆:其于我祖,世德高厚;唐宋元明,诗礼振古:仁义忠贞,敬尊有度;先志继承,蕃衍安固;伦常克敦,芳声展布:欲知本源,保守图谋;记载联延,子孙永茂;若为序行,昭穆协祚。马巷井头林氏“九牧”派,传至十世林君升(1685-1756年)字圣跻,号敬亭,官至江南提督,亲订自九世起的昭穆:世圣以佐德,廷彦显忠良;殿元学业懋,硕士名节光:大钟英俊志,肇启文谟芳;道基源克邃,绪厚泽斯昌;善升昭玉应,庆永卜家祥;一经贤哲正,万传勋烈长;锡汝期延祚,秉益咸备常;成性载嘉行,兴运尚式章;萃履逢康泰,云端贵超翔;方弘国屏翰,绍承盛圭璋。
(四)经书名句
有些“世派歌”,直接摘取经典名著段落,这是一条捷径,且可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让人不好挑剔。例如,原属同安辖地的鼎美乡后柯社,是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夫人的祖籍地。该村柯氏自十九世伊始。取《诗经·大雅·下武》第五章“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十六字为族人昭穆。二十四世振文讳其厘,自后柯社出洋经商抵南洋爪哇岛,为三宝垄柯氏开基祖。李光耀夫人柯玉珠是二十七世柯守智之女。1972年南安九都建设山美水库,彭口一些李氏村民移至同安五显、莲花二镇定居,这个宗族十二至二十七世取诸典句“渊才亮茂,雅度宏毅,仁礼敦庸,文敏诚笃”为昭穆。
这些“世派歌”多数以《诗经》四字歌为模式,也有五言、七言,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其内容含义不外是天下太平,族旺家兴,子孙贤能,读书上进之类。
二、“世派歌”内涵
(一)寄冀太平盛世
天下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这是老百姓一向的心愿。
因此民间谱牒“世派歌”中常常渗透着这方面的内容和意识。如新圩何宅黄氏“壁谷”派昭穆是:太宗景灿,亮济于英。耀秀呈奇,共商太平。渡国文章,恭宏圣明。内厝莲前王氏“开闽”派昭穆是:同乐扶国家,惟以多荣门。应世原有本,立心宜自存。同安县城周氏,与苏氏同为“芦山”堂号,周氏有首“认祖诗”说明缘由:“先锋扫南扬光明,父子镇闽统万兵。只因皇上听谗言,抄家九族祸连绵。得报背父连夜逃,父夭四子泣无声。因宿关庙梦鸟飞,醒悟兄弟各取姓。苏许连周本兄弟,故传此诗为见证。”诗中看出周氏兄弟因故改姓,民间也有“一夜奔九州,化姓许连周”俚语流传。周氏昭穆为:天广启运,嘉瑞微祥:国泰民安,移我有位:秉君光常,定宝其昌。
(二)颂扬宗功祖德
肯堂肯构,克绍箕裘,这是族裔敬宗睦亲的思想感情。因此,许多“世派歌”流露出后昆对先人艰辛创业的缅怀和敬仰。同安县城米市角王氏“浯江”派昭穆是:良世肇启佑,文可为邦光:松柏千年茂,芝兰可代芳:固始木本秀,福清源水通;金门基业建,同厦衍派宏。世派歌记述王氏家族由光州固始而福建福清而金门而同安厦门的迁徙历程。新加坡著名教育家王秀南(少名文丙)教授是闽王王审知三十一世孙,属该派“文”字辈。内厝许厝村(原名萧山)许氏“萧山”派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家谱时,拟定二十三世以后的昭穆是:惟居宜远近,论派是宗先:传泽由光固(即光州固始县),子孙合万千。现在行至三十五世“由”字辈。台湾彰化县颜氏的“世派歌”,追述颜回(复圣公)、颜真卿及派衍海澄、台中的史迹:杏坛卓立,洙泗汇通;家声远绍,唐代鲁公:澄江衍派,建宇台中;千支百世,尊祖敬宗。
(三)希望丁口兴旺
古时男子为丁,女子称口,每个家族,都希望人丁兴旺,螽斯衍庆,和睦邻里,家和事成。所以不少“世派歌”以及宗祠的楹联,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同安郭氏“松莲”派,因其先卜居时,夜梦松树开莲花,故以“松莲”为分堂号。其昭穆是:松柏盘根大,芝兰奕叶光;莲花香益远,椒宝衍芳长。同安郭氏“松莲”派四十四世孙郭亚炎先生还在台中以此堂号为名开办“松莲股份有限公司”。新店珩厝王氏昭穆(续)是:钟灵毓秀,兰桂芬芳:蔚起贤才,为邦族光。内厝莲前王氏昭穆(续)是:良美德和兴,永吉百年成:英明传四海,添福万家声。同安石浔吴氏昭穆:忠厚贻谋远,懋修馀泽昌;盛时才可用,敬爱肇祯祥。
(四)宣扬儒家伦理
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社会,这类充满“仁义礼智信”,“父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气息的世派歌比比皆是,有的还以这些典句作为领谱字号(俗称柱房)。如马巷洪氏“古山”派洪成齐、洪燕棋父子,分别以“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为领谱字号。同安郭山“汾阳”郭氏六世郭敬夫,生有四子,则以“天、地、人、和”为领谱字号。至于蕴含在“世派歌”中的儒家伦理道德,则俯首可拾。自金门分支同安城北埔地的陈姓村民,他们自立昭穆为:元太存天光绪庭,文君希瑞振其德;功候百世子亦成,仁义礼智建大业。同安县城溪边郑氏“碧溪”派的昭穆是:……父慈子行孝,君明臣又良;夫妇同安乐,兄友弟则恭;朋来相讲究,信字在心胸;五伦依此定,次序永悠从:百代传过去,千文再参详。潘土林氏村民沿用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泉州金紫大宗祠时订立的昭穆:文章资国本,忠孝振家声:世德贻谋远,纶恩赐庆荣。台北县林口村与晋江罗山林口村(原名华林)柯氏的昭穆同是:懋昭懿则,仪表千世:孝子贤孙,遵法秉礼;绍闻衣德,家声克济。莲花澳溪村(朱熹题名“安乐村”)是世界乒坛宿将郭耀华的故乡,该村郭氏昭穆是……孝悌伦滋笃,诗书业弥张;祖来基泽厚,贻燕万年光。
(五)饬励读书上进
读书科举,“学而优则仁”,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许多宗祠门口的旗杆石,就是族人科举成名的标志。因而不少“世派歌”寓意后生立志苦读,光耀门楣。新圩后溪沈氏昭穆是: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抗英名将陈化成故乡丙洲陈氏村民昭穆有:……谦微光前业,懿美裕后昆:礼义传家宝,诗书奕世尊:慈谟贻燕翼,迪吉惠更勤。陈化成号莲峰,字业璋,属“业”字辈。内厝东岗村林氏“忠孝”派昭穆是:计世兴邦素,文章耀国华;诗书谢祖母,礼乐尽佳声。新民四口圳林氏根据1990年台湾淡水堑城宗亲提供的昭穆是:开国勋臣忠节义,传家事业礼诗书;箕裘克绍追前哲,大振门庭乐所居。新店西林是明代著名太监柳智的故乡,该村柳氏世派歌是:国祯习瑞,朝佰秉惟;世高青云,大振家声;孙支挺秀,相继奋兴;平居克励,金榜题名;士诚有志,上达玉京。同安金柄“紫云”黄氏分支金门的昭穆是:清芬可诵,远大长丞;安心为善,高步连登;春华秋实,祥瑞呈荣;守贵保富,学士用铭。这类“世派歌”,对于后昆读书奋进,求取功名有一定的策励作用。
当今是科学社会,信息时代,这种传统“世派歌”的流行已经日渐式微。特别是商品流通带来的人口流动,打破了从前乡村单姓的族群组织,一些流入城市的居民对自己的世系、辈序已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早时的“世派歌”尽管某些内容不适时宜,但其包含的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如爱国爱乡、敬老尊贤、勤俭节约、团结和睦等,还是应该发扬光大。至于“世派歌”科学的命名方式以及由此派生的优生优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摘录于: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著的《同安文史资料——同安姓氏专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