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龚姓渊源
洪树勋
龚氏远祖共工,共工为世袭官称(共音供),族人以官为氏。共工氏因与黄帝姬氏的家族分庭抗礼,被尧流放幽州,失去共工之职,改姓为共。共垂子共固浓之后裔共龙为武陵郡守,改姓龙,其孙龙拱遭寒促弑后羿灭夏之难,把龙共两字相迭为“龚姓”(据《世界六桂堂族谱》)。春秋战国时期,河南固始县人龚坚,其后裔于汉初徙居江苏武原、彭城等地,时有龚舍、龚胜兄弟,龚胜于汉衷帝(公元前68一11年)时任光禄大夫,王莽篡政时退隐故里。王莽欲拜为上卿,龚胜拒不受命,绝食而死,高风亮节,时称“二龚”。汉末三国鼎立,战火连年,时有龚玄,好学潜默,安于陋巷,是位高士,拒不出仕而隐于湖南武陵郡,以后发展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故龚氏郡望为武陵。
唐末,浙江杭州钱塘人龚忠,为避吴越王钱鏐之战乱(十国之一),携眷徙居莆田,为龚氏入闽始祖。宋孝宗淳熙初,官居宰相的龚茂良(宋绍兴八年进士),其第四代孙龚庄生有四子:长子龚英居莆田,再衍安溪、安海;次子龚沼居晋江永宁镇沙堤,又衍塘市村;三子龚徙居福州;四子分衍不明。
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龚沼之裔孙龚乌妹由晋江县塘市村避难徙居同安新店东坑村,后择居洪厝港海滨,曰龚厝村。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迁往洪厝村杨厝社,与杨氏杂居,成为龚厝角。郡望为武陵,昭穆系清乾隆十八年订,即:志大承丕显,诗书万象亨,观光咸利用,忠厚葆元贞。现已衍至象字辈。
据1987年人口普查,龚氏人口69人。明崇祯十年有进士龚天池,官至翰林院庶吉士。
本文摘录于: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著的《同安文史资料——同安姓氏专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