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连姓渊源

蒋文转  彭炳华


连姓起源有四:①“鲜卑有连氏。见《汉书》”(《姓氏考略》)②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是连氏、大连氏,皆改为连氏。(《魏书·官氏志》)③以祖辈名字为姓氏。“出自陆终三子惠连之后。”(《姓氏考略》)齐大夫连称之后。(《左传》)④以官名为姓氏。春秋时楚国连尹、连敖均为官名,后遂有以官为氏者(《姓氏考略》)。郡望上党。

连三益,字叔友,南宋庆元丙辰(1196年)进士,入闽任沙县知县。生子端懿(二世),任建宁知府。端懿生景泰(三世),景泰生4子:福盛、福星、福量、福禄(四世)。福量徙居漳州连厝巷(亦称马崎,即今江东),据说台湾国民党“副总统”、“行政院院长”连战出自这个支派。福禄徙居安溪,生两子呈真、仰高(五世),六世宗成,传至七世智祥、智慧,智祥迁同安,智慧迁长泰善化里东岩。

七世连智祥于明中叶,择居同安县感化里西坑村,与林姓杂居(今莲花镇西坑村,已无林姓),为同安连姓开基祖。从明末十三世起编立昭穆:叔季锡济柱煜增錡洂(清)树(桂)爔垂。字也按照辈数对应编为:卿侯元(伯)亨(子)君臣(士)明(夫)谟弼谐。这种做法在同安各姓氏中是较为罕见的。昭穆续编:钦灌梁焕城赞治启休和。现已行至垂字辈。

同安连姓主要分布在莲花镇西坑村,散居的有莲花镇云洋村赛桥自然村,大同镇三秀街、南门街、溪边街、后亭自然村,马巷镇五美街。据1987年人口普查,同安连姓547人,居全县姓氏第五十一位。

同安连三捷在清乾隆庚寅登武魁(武举人)。

据族谱记载,十三世叔允、叔泰、叔填,十四世季德、季溶等六人,十五世锡运、锡暨、锡赛等十人移居台湾。

另外,锡光移居马来西亚马六甲,登仕(讳日新)移居泉州,连中、连卯、连某移居崇安,连孟、连元春移居温州,连继、连世禄、连鸣、连全移居龙岩。

本文摘录于: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著的《同安文史资料——同安姓氏专辑》


点赞(1)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南陈北薛”与“东黄西石”——古同安四大望族

“南陈北薛”与“东黄西石”,是记叙唐代同安(当时为大同场)陈、薛、黄、石四大望族迁徙繁衍历程的俚语。张翥(宋)“嘉禾风物咏”有“衣冠陈氏族,桃李薛家园”之句,《同安县志》也有“南陈北薛”的记载,说明此称由来已久。

从《佛岭叶氏族谱》看同安先民渡台

同安占地缘及行政之先,明后期即有先民移居澎湖,据林嘉书《明清时代同安县向台湾移民史略》一文统计,明万历至永历间即有13姓41宗支入垦澎湖,后再东入台湾,其中无同安叶姓。

闽台陈姓考

陈姓是闽台的第一大姓。两岸陈姓颇有渊源,同祖同根。现就其中两支——阳翟陈、陈井陈的来历做一考证。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