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潘氏渊源
洪树勋
据1987年人口普查,同安潘姓人口625人,居全县姓氏人口数排列第五十位,较集中地分布于马巷林柄村和内厝顶沙溪村。
潘氏来源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姬姓。河南有潘水,潘邑因水得名,周代毕公高子季孙食采于潘,因以为氏(据《广韵》)。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芈姓。春秋时楚成王世子商臣师,字潘崇,后裔以字为氏(据《潘岳家谱》)。郡望:河南、荥阳、广宗。
五代后唐卫尉少府潘承祐于宋初退隐泉州浮桥市,为潘氏入泉祖。后裔潘彦文、潘彦武、潘彦王李兄弟分“福、禄、寿”三房,分衍福、兴、泉、漳各府。
同安潘氏始祖武毅将军(名讳失传),开基祖潘发祥于明初从泉州浮桥迁居同安民安里十都香山湖边社(即潘林社,今已废,属茂林村辖地),娶茂林蔡氏,墓葬香山。其弟迁安溪留山乡。
潘发祥生三子,长子潘丰隆分居十都马巷六林大木相坑社,其后裔于嘉庆九年(1804年)再分居顶沙溪新厝社:次子潘丰际分居民安里九都顶沙溪(即大公馆口,今宽裕小学之旁),其三世孙潘叠岸徙居在坊里西门外下庄社,后裔再分居前埔社、大路尾社;三子潘丰泰从香山湖边社迁入林柄社,现分四柱,其中有一柱是长房后裔、十二世潘坤从顶沙溪新厝社迁入。
同安林柄、顶沙溪潘氏郡望荥阳。族谱于清代毁于火,清光绪年间请东寮陈举人代撰昭穆:贞心端厥本,钦慎复其原,贻谋思保世,惠迪裕吉祥。现已用至慎字辈。
有清一代,同安潘氏有文、武举人各2名:潘有为,栖栅人,乾隆三十五年中广东试,内阁撰文中书舍人,充武英殿四库全书馆总校官;潘正昌,潘厝人,嘉庆十八年举人;潘廷勇,白礁人,乾隆庚辰武举人;潘有夏,栖栅人,乾隆庚子武举人。
本文摘录于: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著的《同安文史资料——同安姓氏专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