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江氏渊源
洪树勋
黄帝三世孙额顼,顺顼的玄孙伯益,因佐禹治水有功,赐姓赢(居赢水之旁),后禹曾有意把天下禅让给他,他却躲到箕山(今河南登封县)。传至三十一世赢济,周成王时为相,后以功封河南百里之地,国号曰江(今河南息县西)。子孙以江为姓,赢济为江氏得姓始祖。
周惠王时(623年),江国为楚国所灭,四十八代江贞率族避居山东济阳郡,在济阳发展成为望族,即以济阳为郡望。又传江贞迁济阳时,尚有许多族人留居故土河南淮阳郡,故他们亦以淮阳为郡望。
一百0四世江搞因宋末兵乱,迁居江西都昌县。一百O九世江晔,江西都昌人,生三子:长子江万里,名临,字子远,号古心,宋景定四年(1263年)知建宁府兼福建转运使,宋度宗时为参知政事;次子江万顷,名伯,字子玉,号古崖;三子江万载,名亿,字子九,号古山;兄弟共事宋室。江万里为太师贾似道所恶,出知福州府,后弃官归里凿池筑亭于芝山后圃,其亭曰“止水”。宋恭宗元年(1275年),元兵陷铙州,万里率长子江镐及家人、学生百多人投池殉节,后赠太师益国公,谥号文忠;江万顷和长子江铎在饶州被元兵所执,刑场大骂而壮烈牺牲。
江万载率二子隐居同安嘉禾里汤坂社,后又徙居龙海港尾镇,繁衍成族。其裔孙江季官,讳迁富,于明嘉靖年间因避倭患由港尾迁居同安汀溪镇五峰村岭头社。其三世江逢春又开基汀溪镇汪前村山坪社。江逢春生三子,长子江清旺派下衍汀溪镇五峰村岭头社(该村小部分是清俊、清守派下),江清俊派下衍五峰村的茂林、前湖和造水村的一甲、三甲内社;江清守留居山坪社。他们还衍隘头村圭母岫,五峰村弯坑,芸山及汪前社和西柯镇埭头社,有一支衍浙江温州洞头镇,据说现人口近万人。清同治年间,有江国治、江国英迁居台湾省盐水港。
该族郡望为淮阳,昭穆是:天应文宗盛,鸿攀烻均钠,淑极熺坦钟。现已传至坦字辈。
另一支江氏入闽并定居同安的是江万载的侄儿江铸(江万里之次子),扶宋帝昺入闽后定居同安嘉禾里,生二子,长子江肇祖,次子江承祖。江承祖迁居同安马巷镇井头村江厝(现已废),生三子:长子江世盛,次子江世隆,三子江世富。世隆、世富徙居不明,江世盛留居江厝,繁衍成族,据说因该处土地贫瘠,为生活所迫,陆续飘洋过海,旅居国外或台湾等地,所剩居民迁入新店镇和平村文崎社,与洪氏杂居。还有一些散居在新店村、西边村、东界村桂园、马巷三乡等地。外迁的有:江建颐迁台北市,今台北市同安同乡会常务理事:江考怡迁新加坡,今新加坡同安会馆监委。其郡望为淮阳,昭穆是:世德孔汉宇,孟文以宪尔;际永国丕基,鸿图开翼冀;前徽垂泽长,继嗣膺蕃祉;衣冠品望隆,伟杰标青史。现已衍至嗣字辈。
据1987年全国人口普查,同安江氏人口1124人,居全县姓氏人口数排列第四十五位。
同安江氏有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万寿恩科解元江日升。
本文摘录于: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著的《同安文史资料——同安姓氏专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