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梁氏渊源
洪树勋 梁文顶
梁氏得姓有三:一是源于赢姓。秦仲有軍功,周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县西北),即以封地为姓氏(据《广韵》),郡望:天水、河南。二是源于姬姓。周平王子唐封于南梁,后迁安定郡(今甘肃固原、平凉等地)(据《路史》),郡望:安定。三是北魏孝文帝行汉化,把北拔列兰氏改为梁氏(据《魏书·官氏志》)。
梁氏入闽
福建梁氏奉东汉末梁都为入闽一世祖。十二世梁遐于东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避难逃入福州三山。二十三世梁选为武荣知州,开基南安翔云。二十三世梁逸于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任闽县令,开基莆田下梁。梁选之子梁范从翔云徙居惠安县祥符里黄淡村。梁范之孙梁政又迁晋江,为晋江梁氏开基祖。三十一世梁克家(系梁政支派)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59年)庚辰科状元及第,拜左丞相,封郑国公,其裔孙梁立(三十六世)于元初避居同安浯江(今金门)后蒲山后社。
同安“梅镜堂”
梁立之子梁天祚,号龙津,生5子。长房于元末明初开基同安翔风里十四都(具体时间失传),即今新店镇蔡厝村梁厝社,后又播衍内厝镇莲前村院内社。二房播衍内厝镇莲前村莲后社及新店镇珩厝村梁姓角落。三房播衍内厝镇新垵村茂前社,部分后裔迁居集美坂头桥尾地社,后又移居南安官桥。还有部分梁氏于清初由莲后社迁居莲前村张厝社。他们均奉三十一世状元祖梁克家为始祖,分堂号:梅镜,祖祠称梅镜堂。
关于梅镜堂来历掌故,据传梁克家游学潮州时,揭阳县县令陈彦光(同安人)见梁克家少年英俊,学识渊博,遂以女儿许之。一日女儿晨妆,镜中现出梅花影,后花园的梅花也盛开争妍。陈县令大喜,约梁克家游园,并命赋诗。梁克家即吟:“老菊残梧九月霜,谁将先暖入东堂;不因造物于人厚,肯放寒枝特地芳?九鼎燮调端有待,百花羞涩敢言香;晓来得共巡檐笑,更诵龙吟古乐章”。此诗竟为梁克家及第入相之谶,遂题揭阳县府第为“梅镜堂”。
梁克家为教诲后昆,亲订“六言家训”,即: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为身,以信处人,以慈待下。
同安梁氏昭穆:显愈文子道,赞日景芳亨(享),宗祖肇丕基,子孙绍美声,友恭谐伯仲,忠孝赐公卿,继诸善应转,用官厥有成。现已用至绍字辈。
据1987年人口普查,同安梁氏有2392人,居全县姓氏排列第三十五位。主要分布于内厝镇莲前村的莲后、张厝、院内、茂前,新店镇蔡厝村梁厝及珩厝村梁姓角落。梁氏在同安虽为小姓,但乡土文化艺术和制鞋业却颇负盛名。院内社为布袋戏专业村,共有3班掌中班;莲后、张厝社为制鞋专业村,户户制作皮鞋,远销国内外。清康熙间,马巷墓前人梁福星从靖海将军施琅平台,因功授金门左营,诰授怀远将军。
莲后梁氏信仰李王爷,奉为“挡境佛”,据说还是台湾新庄村朝阳宫李王爷的祖地,前年新庄村苏乡长组团来谒祖,并捐资壹佰壹拾多万元人民币重修祖庙。
本文摘录于: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著的《同安文史资料——同安姓氏专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