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蒋姓源流

蒋承志  蒋文转


蒋姓出自姬姓。周时,周公第三子伯龄受封于蒋国(今河南省固始县东部),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后来被楚国所灭,伯龄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蒋”作为姓氏。郡号乐安(总灯号)。

徙居同安的蒋姓主要有二支。其一来自晋江县福全,其始祖蒋旺,直隶凤阳寿州县延寿乡人(系徽州歙县蒋成第四子),元至正甲午十四年(1354年),与梁县周姓、李姓二总管归附朱元璋军队。朱元璋推翻元朝,蒋旺于明洪武十七年授福建建宁府卫前所百户,廿五年老疾致仕,廿六年诰命赠世袭武节将军骄骑尉,廿八年进永宁福全所正千户,遂定居晋江县福全,为福全蒋姓开基祖。蒋旺生三子,长子名正,字洪谧,授福全所守御正千户掌印。洪谧生四子,长子名勇,字永赠,留居福全;次子名义,字永升,徙居惠安县崇武大乍;三子名雄,字永锡,徙居同安县澳头乡,为澳头蒋姓开基祖;四子名铭,字永铁,徙居晋江深沪。

永锡生三子,长子名璟,字滨逸,定居澳头村;二子往广西桂林府任府守,籍居全州;三子往漳平。璟生五子:长子名荣嘉,为长房祖;次子名荣瓞,为二房祖:三子笃祜,为三房祖,笃祜三子定美号启盛,因乱由澳头徙居浯洲(金门)西山前;四子名振伟,为四房祖;五子名逢春,为五房祖。清乾隆五年(1740),部分渔民驾船于锦州府天桥场附近海面遇大风后,澳头渔民即在辽宁省锦县西海口开发聚居,现人口二百多。明清以来,侨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蒋姓裔孙已达二千余人。据《福全蒋氏宗谱世序》(内阁大学士十世孙德景著)记载:“曾林、浯州、漳州、平义、昭朗、大寨、奉化、南靖等处姓蒋者,皆洪谧三房永锡之子孙,也即澳头(蒋氏)始祖。”

另一支叫蒋成,字启肌(号穆庵),肇基龙溪峩山(养山)圳尾,生观赐、观福、观才、观成四子,观赐生均保、均生,均生于明洪武年间徙居同安县曾林村,蒋均生及其裔孙繁衍新圩、上曾、院尾(已废村),后又繁衍灌口镇洋坑村。

据1987年人口普查,同安蒋姓2904人,居全县姓氏人口数排列第三十一位。主要分布在马巷镇曾林村,新店镇澳头村。

澳头村蒋姓昭穆自三世起(前二世为奉,阳),字辈为:永远绵世泽,辉煌玉树荣,天彩寿山丽,人才福海生(晋江、惠安的“才”字作“文”字),承先绥骏烈,昌嗣启鸿图,后世贻宏业,家声振远猷。

曾林、新圩、上曾字辈是:观均文景苍阳昆,臣以尧明穆昭曾,维德兴章龄廷笃,必绍茂隆光正允。续谱庆盛雍宁集重恩,弘诚昌义礼恭敦,宗仁振奋祯祥瑞,信毓华英永纪存。现已行至笃字辈。据族谱记载,澳头“才”字辈与曾林“兴”字辈是同辈。

同安蒋氏在明代有进士3名,举人4名(其中武举人1名)。金门浦边人蒋孟育(澳头三房三启盛支派,启盛迁金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翰林院升祭酒、吏部左侍郎;澳头人蒋芳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历任湖广、江苏按察使司,江宁布政使司,两湖巡按。天启七年(1627年)陕匪蔓延,芳镛退守汉阳,恐危百姓,给赀令逃避,遣散家丁,乃同二夫人陈氏赴火死,寿55岁。湖广衡州府主利祠记及申江崇侯庙碑记有文载之。

本文摘录于: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著的《同安文史资料——同安姓氏专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南陈北薛”与“东黄西石”——古同安四大望族

“南陈北薛”与“东黄西石”,是记叙唐代同安(当时为大同场)陈、薛、黄、石四大望族迁徙繁衍历程的俚语。张翥(宋)“嘉禾风物咏”有“衣冠陈氏族,桃李薛家园”之句,《同安县志》也有“南陈北薛”的记载,说明此称由来已久。

从《佛岭叶氏族谱》看同安先民渡台

同安占地缘及行政之先,明后期即有先民移居澎湖,据林嘉书《明清时代同安县向台湾移民史略》一文统计,明万历至永历间即有13姓41宗支入垦澎湖,后再东入台湾,其中无同安叶姓。

闽台陈姓考

陈姓是闽台的第一大姓。两岸陈姓颇有渊源,同祖同根。现就其中两支——阳翟陈、陈井陈的来历做一考证。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