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张姓源流
张资填
张姓始祖挥公
张姓为我国大姓。一是黄帝直系后裔,与弓姓同源。“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张星,因姓张氏”(据《元和姓纂》)。又: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赐姓张(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又:张王李赵,黄帝赐姓(据《风俗通义》)。张姓始祖挥的后代有姓张的,也有姓弓的。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解姓。“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始有张氏”(据《通志》)。三是三国蜀国诸葛亮赐南蛮酋长龙祐那为张氏(据《方舆纪要》)。四是三国魏国张辽由聂姓改张(据《三国志·魏志》)。张姓有以挥为始祖的,也有奉西汉留侯张良为始祖的。张良是挥的第八十世孙。郡望:“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张氏谱图》云有四十三望。”(据《姓氏考略》)
张氏入闽概况
张姓入闽依其年代先后,大体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 南朝齐末梁初(6世纪初),张纬之后裔,因逃避梁武帝杀害,徙居晋江县张林村。
(二)唐初江南祥府(开封)人张伯纪居漳州,张廖系其后裔。
(三) 河南光州(潢川)张天觉,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参与平王仙芝、黄巢之乱,授南剑(福建南平)刺史,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唐,弃官走避闽南。兄弟五人,长居驷行铺,次兴化,三迁岱,四漳州,五(天觉)居泉南灯檠山贤坂里(今南安市石井镇前坂村)。
(四)一世张盈于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随王潮入闽,三世渊鲁、四世镜齐,因与晋江张林村张氏同宗而居张林,传至镜齐公生九子(闽南张氏称为九家张)。
(五)直系谱116世张载,于宋神宗年间(1068-1078年)由广东迁入陕西,下传三世迁福建宁化,至125世为闽南清河郡派。
(六)明洪武初,江苏仪征人张忠靖迁居广东,后世播迁至漳州、泉州、安溪等地。
张盈派世系
开闽张氏始祖盈,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居福州洪塘乡。子昭移居兴化府涵江(二世)。昭生二子,长子渊齐,迁闽西北及广东,次子渊鲁传闽南及台湾(三世)。渊鲁生镜齐,南宋高宗时(1127年)移居晋江张林社(四世)。镜齐生九子:长子仁,次子义,三子礼(留张林),四子智(移居湖南),五子信(留张林),六子恭移居同安板桥(现集美区后溪镇境内有板桥24社张姓人口近万人),新民溪声村浒井社张氏系坂桥移居。七子敬,移居同安金门岛青屿社,后又陆续移居同安东园社、西洪塘社、东埔社、金门沙尾、及衍派马巷同美、朝元张厝、漳州西门外廿八都九清派。八子逊,移居安溪大坪、平州。九子让,移居漳州、云霄、溪园(五世)。因镜齐生九子历史上有九家张之称,分散繁衍于闽南各地,人丁兴旺,故闽南各地张氏也有奉镜齐为闽祖,现居同安各地的张姓多属渊鲁派镜齐的后裔。七房敬开基金门青屿生三子:长子华,次子和,三子衡(六世)。华生二子;长子吉安移居福清县,次子吉庆:和生吉月,移居同安西洪塘:衡移居海澄泊锡埔(七世)。吉庆生世仁(八世)。仁生均正(九世),任赞同将军,平漳、泉,均正生五子:长子朝辅,次子朝奎,三子朝敬,四子朝永,五子朝顺(十世)。铺生二子:长子颜顺,次子颜文(十一世)。顺生三子:长子必儿,次子必恭,三子必宜(十二世,属金门青屿)。宜生乐所(十三世),父子于明朝中后期距今约500年前由青屿移居东园村,繁衍后裔二十余代人口四千有余。清康熙间,东园张姓五柱张勇省迁居澎湖开拓东石村和两头看村。
晋江张林“九家张”的七房敬传至金门青屿,郡望儒林。吉庆始造二十四字辈:卿汝布添仕宜莆文世弘允孟彦启光延永建迺佳宗斯夫振。均正从“布”字辈以下改起,共三十四字辈:均朝彦必益泰世子中夫廷于省而乃其克之聿嗣鸿辉扬光厥祖说敦诗声名耀斗(东园、青屿及迁台张氏后裔使用)。
同安西洪塘村儒林张氏现用字辈:景甫官惟文,得元兴崇愈,良志宸世延,永建乃佳孙,子怡谋克用,孝友乘前德,和深笃本根。共三十五字辈。
西塘、阳塘之张姓
张天觉于唐哀帝年间居泉南灯檠山贤坂里(今南安市石井镇前坂村),后裔传石井三乡。南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44年),十四世德正移居同安西塘村,至今繁衍三十三代,人口近4千人。凤南农场后坂村部分张姓系西塘移居。郡望清河,分堂号松莲。字辈共三十字:钦汝懋炳圻,锡泽松耀基,银汉桂焕境,铜江柳烟墀,钟河楝煜地,钰清梅煇堤。
大嶝阳塘村(大部分)系前坂张天觉后裔。十六世肇南由石井三乡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开基阳塘传至今廿三代,人口三千多人。阳塘村(上山柱)四百余人,据考系渊鲁、镜齐后裔,由晋江安海传入。
内厝镇黄厝周后社系近代从前坂移居。汀溪镇埔尾村数百张氏村民系南安山美水库移居,始祖渊鲁。
据1987年人口普查,同安张姓共16423人,居全县姓氏人口数排列第十位,分布于全县53个自然村,其中集居千人以上张姓自然村有大嶝镇阳塘村,新店镇东园村,新民镇西洪塘村、西塘村等,多属南安前坂张天觉和晋江张林张渊鲁两大派系的后裔。总灯号都是清河,分灯号为儒林、松莲等。
同安张氏在明清两朝,有进士11名(明9,清1,明武进士1),举人40名(明25,清9,明武举人5,清武举人1)。
张氏著名历史人物,有金门青屿张敏兄弟三太监:张敏,字辅德,明代金门青屿人,正统年间沙尤寇起,敏叔父益彬集里中人保障,为仇家所诬,朝廷逮长者戌军,幼丁阉割。敏与兄张庆、张本俱被阉,送诣京师。稍长选入内庭。宪宗嗣位,敏旦夕左右,总督十二团营。大兄张庆封为司礼太监出监浙江,二兄张本封为御马太监监守南京。其时万贵妃专宠,由张敏等人秘密抚养皇子六年,成化十一年(1475年)张敏才禀报宪宗,为保存皇嗣(孝宗朱祐樘)立下大功。
明万历年间,大嶝阳塘人张廷拱,字尚宰,号辅吾,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中进士,为怀宁县令,为官清廉刚正,升任祠祭司郎中,,不附权珰(太监);以边才擢愈都御史,巡抚大同,庄烈帝曾赞廷拱福将。年六十五焦劳成疾卒,赐祭葬,谥襄靖。同安张氏后人称其“军门祖”。
本文摘录于:政协厦门市同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著的《同安文史资料——同安姓氏专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