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之「乐土钟山」‖《钟山水美宫志》卷二·第一节 钟林社在参与宋代海沧经济文化共荣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普遍海沧的一员。特别是在那个医学还不甚发达的年代,人们为了更好地在山海之交生存,除了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外,也强化了信仰的力量。 祖地文化 0 点赞 383 浏览
寻古钟林之「古道烟村」‖《钟山水美宫志》卷一·第三节 从青铜时代到唐代相当长的时期内,海沧和钟山能给我们展示的历史是极其匮乏的,我们只能从零散的国史、方志乃至传说中将之略作整理。 祖地文化 0 点赞 378 浏览
寻古钟林之「远古人类」‖《钟山水美宫志》卷一·第二节 福建地区最早的人类并非我们今日所认知的“衣冠南渡”群体,而是更久远之前的福建土著,即百越、畲疍中的一支或多支。从目前考古资料看,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位于闽江上游的三明万寿岩遗址,距今约20万年。 祖地文化 0 点赞 445 浏览
寻古钟林之「沧海桑田」‖《钟山水美宫志》卷一·第一节 海沧半岛,在不同的时期幅员有所区别。在陆进海退及土地大开发后的今天,海沧半岛南界九龙江三角洲的北端,大致相当于青礁和白礁的分界线,北界过芸溪三角洲的南端,以祥露与新垵的分界为限,该区域自宋代以来便有严格的区划分属,半岛近海区域属漳州界,近陆区域属泉州界。 祖地文化 0 点赞 347 浏览
《钟山水美宫志》原序:关于送王船与代天巡狩 闽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与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语言、人文性格和信仰三方面,如果说闽南语是闽南人有别于其他汉族民系的直接证据,那么信仰便是塑造闽南人人文特质的关键要素。 祖地文化 0 点赞 365 浏览
《钟山水美宫志》首发“自序”:为送王船代言 印象中,在闽南但凡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庵庙必定会有属于自己的宫志,亦或者简化的宣传资料,再不济也会有些许碑记记录着过去的点点滴滴。然而在我想要走进水美宫,了解更多她的过往时,这一切却是空白的,我一度以为从小便深深烙印在我心里的关于王爷公的种种神迹,只是我近乡情怯的自我认同,她似乎只存在于我们小小的村子里。然而,随着认知的提升及涉猎范围的扩大,水美宫又展现出跨越地域的强大影响力,那份为之歌颂的责任心又开始在我的内心酝酿了。 祖地文化 0 点赞 326 浏览
《钟山水美宫志》首发“序”:送王船非遗的故事 水美宫崇祀朱、池、李三府王爷,其中池府王爷与马巷元威殿所崇奉的池府王爷,是否同一来源,亦或者别出一系,由于史料缺载,亦未能明确。今后资料倘若充足,当就此予以讨论。另外符咒、籖诗等宫庙纸质文本,也可以作为今后收集的重点,可供社会思想史料研讨。 祖地文化 0 点赞 531 浏览
预告:《钟山水美宫志》连载首发 值水美宫送王科年,「圭海四记」与「厦门海沧钟山水美送王船」公众号联合推出十卷《钟山水美宫志》连载首发,旨在完善世界非遗传习点“钟山水美宫”历史图文资料,同时向社会各界介绍家门口有点不太一样的水美宫故事。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添砖加瓦。 祖地文化 0 点赞 459 浏览
圭海四记合集 第211记 鼎美、芸美、后柯、祥露四社地名考 鼎美,原名鼎尾,源自鼎山之尾;芸美,原名芸尾、坛尾,源自过芸溪流经的“芸”之尾,也可能是坂尾的谐音演变;后柯,与柯姓有关,按其入住先后称前柯和后柯;祥露,原名黄林,因庄氏入住,改以原祖居地、位于同安县城的上路社之名。 祖地文化 0 点赞 405 浏览
湖里掌故之153 湖里水库 厦门史上是孤悬在海中的岛屿,严重缺水。筑坝拦水,修建水库,自古有之,只不过那时没有“水库”的叫法,只是塘、埭。至少在清代,人们的就在田里—汤屿—坂美之间筑堤,拦住从虎仔山下来的水,形成大片的水库,清道光《厦门志》称为“高林埭、浦东埭”。 祖地文化 0 点赞 347 浏览
湖里掌故之152 湖里名石 本地多石,除狐尾、仙岳、圆山、金山一列为“火山凝屑沉积”之外,沿海山头多花岗岩,巨石突兀嶙峋,形成许多景观。史书上记载的有仙石、金鸡石,碑铭中见到的有双叠石、曝布石等。 祖地文化 0 点赞 49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