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全览
同安区 莲花镇 小坪村 道地洪氏宗祠
宗祠郡望、堂号“古山”。沿用南安古山昭穆:“宣体本汝,质迪尚伯,朝纯懋甫,祥日彦文,光侯世德,作求惟尔,昭兹来许,永锡祚胤,绳其俎武”共三十六字。
同安区 莲花镇 溪东村 叶氏宗祠
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时有修葺,2009年再重修,内修旧外创新,主体各部位均保护完好,总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祠为明代二进式土木结构古建筑,两落一院,凹寿门,两侧边门,抬梁式梁架,硬山顶、燕尾脊。祠堂保留原有房基石、木构梁架及精美石柱础等。祠前有新修池塘。
同安区 莲花镇 西坑村 张氏顶田祠
祠为二进一天井廊院式建筑,前、后二落大厝,大理石红砖墙裙。前落面阔3间,进深1间,硬山顶,燕尾脊,屋面为中部横向、两侧纵向的琉璃瓦顶。后落建筑较前落高大,为大敞厅,设祭祖神龛,前部有横向檐廊,廊端边门通户外,硬山布瓦顶,燕尾翘脊。宗祠堂号“儒林”。
同安区 莲花镇 西坑村 连氏美山祠
宗祠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2009年重建,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祠为二进一天井廊院式建筑,前、后二落大厝,大理石红砖墙裙。前落面阔3间,进深1间,硬山顶,屋面为中部横向、两侧纵向的琉璃瓦顶。后落建筑较前落高大,中为敞厅,设祭祖神龛,两侧各1间边房,前部有横向檐廊,廊端边门通户外,硬山顶,三段式燕尾脊。
同安区 莲花镇 西坑村 连氏追远堂
祠堂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依山而建,1999年重修,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祠堂为山区古民居形式,整体保留原貌,前、后二落大厝,土石木结构。前落面阔3间,进深1间,悬山顶,燕尾脊,屋面为中部横向、两侧纵向的布瓦顶;后落建筑较前落高大,中为小敞厅,设祖龛,两侧各1间边房,前部有横向檐廊,廊端边门通户外,悬山顶,三段式燕尾脊。
同安区 莲花镇 西坑村 连氏新明祠
祠堂坐立于半山腰,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祠为二进一天井廊院式建筑,前、后二落大厝,大理石墙裙。前落面阔3间,进深1间,硬山顶,三段式燕尾脊,屋面为中部横向、两侧纵向的琉璃瓦顶;后落建筑较前落高大,中为敞厅,设祭祖神龛,两侧各1间边房,前部有横向檐廊,廊端边门通户外,硬山顶,三段式燕尾脊。
同安区 莲花镇 西坑村 连氏明鑫祠
祠堂总占地面积286平方米,建筑面积208平方米,前、后二落大厝,大理石红砖墙裙,为二进一天井廊院式建筑。前落面阔3间,进深1间,硬山顶,屋面为中部横向、两侧纵向的琉璃瓦顶。后落建筑较前落高大,中为敞厅,设祭祖神龛,两侧各1间边房,前部有横向檐廊,廊端边门通户外,硬山布瓦顶,燕尾翘脊。
同安区 莲花镇 西坑村 连氏明德祠
宗祠坐立于半山腰,为前、后二落大厝,大理石红砖墙裙,双进一天井廊院式建筑。前落面阔3间,进深1间,硬山顶,屋面为中部横向、两侧纵向的琉璃瓦顶。后落建筑较前落高大,中为敞厅,设祭祖神龛,两侧各1间边房,前部有横向檐廊,廊端边门通户外,硬山布瓦顶,燕尾翘脊。
同安区 莲花镇 水洋村 陈氏宗祠
宗祠总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大理石红砖墙裙,为二进一天井廊院式建筑。前落面阔3间,进深1间,悬山顶,屋面为中部横向、两侧纵向的布瓦顶。后落建筑较前落高大,为大敞厅,设祭祖神龛,前部有横向檐廊,廊端边门通户外,悬山顶,燕尾脊。宗祠郡望、堂号“颍川”。
同安区 莲花镇 上陵村 大厅詹氏祖祠
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因年久失修,日渐荒废,遂于2002年宗亲集资重建。宗祠总占地面积870平方米,建筑面积202.5平方米。祠为两进一天井廊院式建筑,前、后二落大厝,砖石木结构。前落面阔3间,进深1间,屋面为中部横向、两侧纵向的琉璃瓦顶,悬山顶,三段式燕尾脊。后落建筑较前落高大,为大敞厅,设祭祖神龛,前部有横向檐廊,廊端边门通户外,悬山顶,燕尾脊。
同安区 莲花镇 上陵村 下窑詹氏小宗
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由上陵詹氏高祖詹决断后代,二十六世詹东山及二十七世詹植德兴建,因年代久远,残破不堪,2008年宗亲集资11万余元破土重建。宗祠占地面积774.48平方米,建筑面积115.15平方米。祠为前、后二落大厝,砖石木结构,为二进一天井廊院式建筑,硬山顶,燕尾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