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或南洋筹赈总会)”。南洋(东南亚)各地华侨的抗日救国统一领导机构。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消息传到东南亚,陈嘉庚率先在新加坡发起组织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委员会(简称星华筹赈会),号召侨胞捐款救国。随后,南洋各地华侨相继组织筹赈会、慈善会,筹款纾难。1938年,印度尼西亚华侨领袖庄西言和菲律宾华侨领袖李清泉联合致函陈嘉庚,倡议建立一个南洋华侨抗日救亡斗争的最高组织,并将此设想函达重庆国民政府。同年7月,行政院电请陈嘉庚负责组织总机关。陈嘉庚即登报邀请香港、马来亚、缅甸、北婆罗洲、荷属爪哇、苏门答腊、南婆罗洲、西里伯、菲律宾、越南以及泰国等45个商埠的华侨筹赈会、慈善会、商会,派出代表到新加坡参加南洋华侨筹赈祖国代表大会。

1938年10月10日在新加坡华侨中学礼堂召开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代表大会,来自南洋各地45个筹赈会的164名代表(一说计马来亚、菲律宾……香港等9属43城市的168名代表;因泰国亲日,其代表名单未公开,另一说代表总数为176名)代表出席大会。会议决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陈嘉庚为总会主席,庄西言、李清泉为副主席。在新加坡设总会办事处。南侨总会下设702个分会。

大会发表宣言指出:中国之抗战实为御侮而战,保障世界和平而战。号召全体侨胞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南侨总会通告第一号》又提出“焦土抗战、全面抗战和长期抗战”3个口号,作为全体侨胞努力的目标。南侨总会在各地的分支机构达85处。此后华侨筹赈工作在全南洋形成广泛的群众运动。陈嘉庚带头认常月捐2000元,南洋各地华侨积极响应。据统计,仅1938年至1939年南侨总会捐款达1.4亿元。在南侨总会领导下,东南亚地区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各界华侨组成“抗敌救国会”,走上街头,宣传抵制日货的意义,到处张贴“制裁奸商办法”的告示。日商工厂的华工“情愿受失业之苦”,纷纷举行罢工,迫使厂家停业减产。罢工后华工生活困难,统由南侨总会募捐解决。抗战开始后,陈嘉庚受国民政府的“西南运输公司”的委托,由南侨总会在报上登广告,并发公函给各地筹赈会,号召华侨机工回国服务。一时间,热诚报名回国者达3200余人。

1939年8月20日南侨总会发出第21号通告,揭发卖国贼汪精卫之罪恶,请侨胞们毋为其妖言所迷惑。1940年3月至12月,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先后到重庆、延安等全国各地慰劳视察。陈嘉庚回到新加坡后,动员侨界大力支持八路军、新四军抗日。1941年3月29日,南侨总会于新加坡大世界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南洋各地46个筹赈会164名代表与会。因副主席李清泉于1940年逝世,在选举总会第2届领导层时,除陈嘉庚和庄西言蝉联主席和副主席外,选举杨启泰(菲律宾)为副主席。

在南侨总会的领导下,南洋抗日救亡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到太平洋战争博发前夕,这类团体已增至700多个。他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抗日救亡活动,而以募捐的成绩最为突出。仅1938年和1939年两年,南侨总会的各地分会共募得一亿四千多万元,占同期海外华侨捐款总数的70%,汇回祖国及时支援了抗战的需要。

各个华侨团体成立后,发动华侨以多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约有400万华侨为祖国抗战捐过款,占华侨总人数的一半,捐款总数为法币13亿多元。

各地华侨还以踊跃购买公债、进行侨汇、回国投资,捐献飞机、汽车、衣物、药品回国参加抗战等多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战。其中,有3000多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抗战,有300多名美国华侨空勤人员和不少归侨青年为效命祖国,血洒疆场。

当时的口号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陈嘉庚从“新加坡筹赈会”成立之日起即带头每月认捐2000元,直到抗战胜利为止。同时,带头购买救国公债10万元。

李清泉购买救国公债40万元,他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家属将遗产的一部分共10万美元赠给中国政府,作为抚养难童之用。

出钱出力的不仅有富裕的华侨领袖,而且遍及各个阶层,包括店员、工人、教师,他们节衣缩食捐献,涌现了许多十分动人的事例。印尼坤甸市华侨马细旦是一个残疾人,以手代步,靠行乞度日。抗战爆发后,基于民族感和爱国心,他在市中心区,“乞钱为祖国难民请命”,在两天的时间里,筹得荷币40盾,如数捐助祖国抗战。

马来亚山打根华侨郑潮炯,以小贩为业,曾七次沿门义卖瓜子筹款。1940年初,得知自己的父亲在家乡被日机炸死,他悲愤交加,奔走各地,共募集了2800多元抗日捐款。

印尼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华侨刘长英的儿子在空战中为国献身。祖国政府向他颁发抚恤金一万元。刘长英将它全部捐赠祖国,作抗战军费。

新四军第2支队敌工干事陈子谷,把折合法币20万元的遗产和从泰国募捐来的棉衣费6万法币,全部捐给新四军。这笔款相当于国民政府拨给新四军的两个月军饷。

南洋华侨不仅捐款,也积极捐赠抗战所需衣物。南侨总会捐献各种汽车200辆,菲律宾华侨在世界各地献机救国运动中,集资捐赠飞机15架,命名为“菲律宾华侨飞机队”,100多名菲律宾飞行员回国参加抗战,陈瑞钿、黄泮扬都是华侨飞行员中著名的空中“虎将”战斗英雄。

南侨总会是抗战期间3940多个华侨团体中的一个,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数最多、成绩非常突出的救国侨团。

1942年初日本占领新加坡,南侨总会被迫停止活动。

本文摘录于:郭瑞明 编著的《同安境外宗乡社团概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马六甲 曾林社 蒋氏家族会

1989 年,来自柔佛州麻坡,却在新山经商之蒋璋海只身前来马六甲,认识了当年于马六甲定居的多名族长,即蒋龙水、兴垦、章体、天水、进祥、章沉及章成族长。

厦门往事与新加坡厦门公会

厦门公会创办于1938年,并不是本地唯一的厦门宗乡机构,但较1926年成立的禾山公会接纳广泛意义上的厦门人。20世纪初闽侨纷纷在厦门投资置产,对于福建近代教育、医疗、实业发展贡献巨大,厦门成为海外福建人另一种意义上的原乡,是联结闽南祖籍地的纽带,厦门公会成为汇聚本地福建人的特殊地缘组织。

新加坡 同安鳌东同乡会

1945年该会会员蒋勖初等筹款续办家乡澳头村私立觉民小学并创办公益事业。同安鳌东同乡会已于20世纪50年代解散。

澳大利亚 墨尔本 厦门同乡会

墨尔本厦门同乡会的主要核心成员们表示对这次的成立大会充满期待与信心,他们都相信墨尔本厦门同乡会及商会的成立一定会给墨尔本的华人圈带来不一样的发展,海外华人也将会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

澳大利亚 阿德莱德市 澳中友好发展协会

该协会宗旨是促进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的文化、教育及经贸交流与合作,推动澳中友好关系发展。协会现任执行会长为陈阳磊先生,高级顾问为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文化参赞柯亚沙先生。协会会员主要由澳中两国政府官员、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及商贸精英等各界友好人士组成。自成立以来,协会在推动澳中两国文化、教育及经贸交流与合作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马来西亚 华夏文化促进会

该会宗旨:传承礼仪之大、汉服之美的独特华夏人文风貌;肩负海外华裔对文化命脉断流危险的应对;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再造华夏文化独步世界的能力;发起民间力量的生长,智慧的觉醒;以虔敬的学习精神,继承华夏的人文遗产,以复兴文化的精神,开创文明日新的前景。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