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由一群具有远见的乡贤创建。同安先贤,早年梯航南渡,落脚古城马六甲,为谋求同安华侨同乡的团结和福利,于1931年成立同乡会馆,原名为“同安会馆”。创立后经历二战的日治时期,史料没有被完整保存,会馆始创者为何人,馆务发展的详情,没有记录,实属憾事。根据仅有的记载资料考证,成立初期,乃租赁馆宇于新路,即现今的 Jalan Bendahara ,后来搬迁至新街。迁往街后,先贤们认为同安、金门及厦门三属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有渊源关系,加上南来人定一起定居马六甲州,为实践敦睦乡谊及守望互助的宗旨,力邀金门及厦门二邑人上加入,融三邑乡亲于一体,借以加强凝聚力,扩大组织,更名为“同安金厦会馆”共享三邑乡人在甲州的利益。福建省闽南三区域的团结精神的花朵,就这样在马六甲绽开。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显著特点是在资助教育上有突出成就。

1948年间,会馆理事会常为租赁问题而费神,甚至于为搬迁而周章,毅然决劳永逸,号召同乡认捐,在武牙那也购得一座老式浮脚楼为会所,宏基伟业的奠定之后就渐渐发展,成为马六甲知名的乡团。

二战以前,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的主席由陈可补担任,其后为:吴仲坦(1950~1955)、陈剑敬(1956-1957)、洪金水(1958一1963)、陈期岳(1964-1989)、拿督吴忠信局绅(1990-1993)、拿督杨建谒局绅(1994一1999)、张雅山(2000-001)、陈诗抽(2002-2007)、拿督杨建筑局绅(2008-2011)、黄国源(2012年至今)。

会馆于1964年在陈期岳任主席时创立了资助同乡子女中小学奖学金管理委员会,落实中学奖学金的实施。初办因资力有限,只资助清寒子女继续深造。供三属清寒同乡子女申请,资助他们缴交学费,完成中学教育,以免学子面对辍学的困境。至1968年,该奖学金特别打破旧有传统观念,突破血缘、地缘一贯藩篱,超越帮派宗亲范畴,提倡门户开放政策,扩大奖励范围。实施社会化奖金制,门户开放、不分籍贯,凡是甲州各属子弟品学兼优而家境清寒均可申请。凡是甲州居民子女,只要品学兼优,家境清寒而肄业于各源流中学者,不分省籍,不分种族,均可提出申请。累计受惠学生4000多人,奖金20多万元。后因本邦政府实行中学全部免费教育,就停止资助政府全津中学之在籍学生。但对培风独立中学肄业者,依旧提供。至1998年才告停止,改以每年欢度馆庆时,特别拨出一笔款项,当作教育基金,让该校贫苦生继续受惠。

1961年,鉴于会馆建筑物古老简陋,又因多年失修,会馆宗亲倡议购下会址后半部土地并计划拆除原有浮脚楼重建。但由于当时得不到业主的协议而告吹。

1964年陈期岳初任主席,认为同乡或其家属成员于百年归老时,应该有个适合场所处理殡葬事务,号召认捐购置一楼宇位于摩土街3号,作为设立殡仪馆之用,命名德原堂。无奈德原堂地处一座回教堂之对面,碍于市政厅宗教条例,准证于1991年起不获延长,虽经上诉交涉,准证始终不获考虑,该年起就停止操作,从此就空置下来。

至1967年会务发展迅速,会员激增到1000多名,加上青年团于此时成立,各项活动也随之增加。旧会所空间狭窄,会馆执委再度在理事会会议上重新提议并通过了向地主征购会馆后会址后段毗连之地皮重建新会所的建议。在主席陈期岳及副主席拿督杨朝长等执委的奔走下,这次很幸运地得到业主的同意。重建会馆的计划就此展开。在以会养会的理念前提下,计划通过筹建一座七层楼大厦,顶上数层当作办公室、会议厅、礼堂及其他用途:其他的楼层则出租给商业机构,租金可补充会馆活动基金。新会馆落成后,馆宇顶上楼层供会馆自己应用,会馆三层楼则由马星英保良集团所管辖的马六甲百货有限公司租用经营,名噪一时;底层则由华联银行马六甲分行租用。从此,会馆新厦不但方便会务的发展,而且还增加会馆收入,辅助用费的开销。会馆诸位乡长的用心策划,芳苦功尚,值得一书。

新会馆在1968年12月25日举行奠基礼,邀得当时新加坡同安会馆主席孙炳炎乡长主持仪式,马星乡团代表暨亲们都热烈莅临观礼。新会馆大厦兴建工程于1971年4月开始,同年12月25日,邀请新加坡同安会馆主席孙炳炎乡贤主持新馆奠基典礼。尔后又获得同乡捐献建馆基金。此外,亦为设立喜庆事礼券而筹款,成绩斐然。

1973年3月25日竣工,工程总耗资马币70多万元。举行新馆落成典礼时,恭诸孙炳炎乡贤主持揭幕。同时受邀出席会馆创立42周年纪念联欢观礼的各界马星乡团代表暨乡亲们都热烈莅临观礼,盛况空前。改建成的现代化新会馆大厦从此矗立于武牙那也街,成为显著地标。标志着同安、金门、厦门三邑乡亲在甲州精诚团结大合作,迈入了新的里程碑。

会馆理事们除了推行敦笃乡谊创的宗旨,为乡人谋利之外,也勇于大胆突破籍贯与血缘的藩篱,超越帮派宗亲范畴门户开放政策。

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理事会于1978年倡导成立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大专院校贷学金委员会。进行筹划并落实筹募百万元贷学金计划,此贷学金范围更广,凡是甲州各民族子弟成绩兼优家境清寒者均可申请。得到当时本国副财政部长的拿督粱维洋博土乡贤的协助,获得捐款税务减免。反应非常热烈,认捐成绩令人鼓舞。此项货学金,不仅开放给本州各华裔籍贯子女,就连其他各民族子女,只要品学兼优而且家境清寒者,均可提出申请。这种乡团小团结,促进了华人大团结,进而扩大至各民族亲善团结,诚足为全马华人之典范。

1979年至1989年共发10期计45万元,有51名清寒学生受惠,这些学生就读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各大专院校。至1980年为止,受奖学生近2000名,其中非同乡占半数以上,奖励款额近20万元。

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开展多项活动。分别设立有:

①音乐部(含大鼓吹组、闽剧组、平剧组。京剧组、南音组),十分重视音乐与戏剧的传承与传播。该会馆认为,南音是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之一。1977年代表马来西亚参加新加坡湘灵音乐社主办的首届东南亚南音大会奏。为培养后继人才,该会馆南音组还设立儿童班,除弹唱南音外,兼能演梨园戏,在赴各地演出时获好评。多年来,南音组持续在马来西亚电台长期广播,每周都有节目还组团访问新加坡、槟城、吉兰丹、丁加奴、太平、安顺、怡保、吉隆坡、巴生、芙蓉、麻坡等地。随着时代的变迁,该组已完全停止一切活动。

②体育部设有太极拳班及螳螂拳班,为乡亲提供锻炼身心的健康运动。目前仅存有太极拳的练习。

③仲裁部的设立是专为排解同乡纠纷事项,公正地调解会员之间的误会。

④交际部乃代表会馆对外联络感情,促进会务顺利操作与发展的。

⑤青年部(团)负责训练青年为社会人群服务,为国家效力,设有健康文体活动,如军铜乐队、华乐队、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吸引了更多的年青乡亲入会,为会馆未来接班人注入新能量。鉴于军铜乐队的多数人员属于在读学生或在职青年,常因学业或工作之故不能依照常规运行参与集训或出演;理事会已决定暂时停止此项安排。

⑥妇女组是鼓励同乡妇女参与乡团活动,借以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2016年8月28日举行的第18届甲州妇女嘉年华《诗词之约》,妇女组理事吴秋霞和郑金玉一唱一吟,演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词作《生查子。元夕》,脱颖而出夺得冠军。

2017年10月15日,配合第十一届世界同安联谊会即将在翌年11月举行厦门市同安区政府代表莅临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协谈世谊会筹办事宜。

代表团由厦门市同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进华领队,代表团成员尚有同安区委 统战部副部长郭斌超、主任科员叶丽萍、政协专委办主任张国滨、工商联调研员郑招治和区委办副主任李荣峰。

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主席陈念升、副主席韋督孙金福、陈光海、总务杨诚恭书沈清海、副总务许荣科、音乐主任陈称秀和青年团长林尚昆等出席接待嘉宾,北绍马六甲和会馆现况。

代表团特地拜会会馆元老拿督杨建良,亲切问候并吸取其在工商领域和马中联谊各方面的丰富经验。

代表团还参观了会馆的音乐展览馆、六使堂活动中心、会议室和活动剪报照片等,会后共进晚餐,席上言谈甚欢,气氛融洽,促进马中交流和友好合作。

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曾于1998年承办第三届世联大会,相隔20年后,大会再度轮值马来西亚,并已订于10月26日至28日在吉隆坡举行,预计届时将有超过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安、金门和厦门三属同乡参与其盛。

本文摘录于:郭瑞明 编著的《同安境外宗乡社团概略》


点赞(1)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马六甲 曾林社 蒋氏家族会

1989 年,来自柔佛州麻坡,却在新山经商之蒋璋海只身前来马六甲,认识了当年于马六甲定居的多名族长,即蒋龙水、兴垦、章体、天水、进祥、章沉及章成族长。

厦门往事与新加坡厦门公会

厦门公会创办于1938年,并不是本地唯一的厦门宗乡机构,但较1926年成立的禾山公会接纳广泛意义上的厦门人。20世纪初闽侨纷纷在厦门投资置产,对于福建近代教育、医疗、实业发展贡献巨大,厦门成为海外福建人另一种意义上的原乡,是联结闽南祖籍地的纽带,厦门公会成为汇聚本地福建人的特殊地缘组织。

新加坡 同安鳌东同乡会

1945年该会会员蒋勖初等筹款续办家乡澳头村私立觉民小学并创办公益事业。同安鳌东同乡会已于20世纪50年代解散。

澳大利亚 墨尔本 厦门同乡会

墨尔本厦门同乡会的主要核心成员们表示对这次的成立大会充满期待与信心,他们都相信墨尔本厦门同乡会及商会的成立一定会给墨尔本的华人圈带来不一样的发展,海外华人也将会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

澳大利亚 阿德莱德市 澳中友好发展协会

该协会宗旨是促进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的文化、教育及经贸交流与合作,推动澳中友好关系发展。协会现任执行会长为陈阳磊先生,高级顾问为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文化参赞柯亚沙先生。协会会员主要由澳中两国政府官员、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及商贸精英等各界友好人士组成。自成立以来,协会在推动澳中两国文化、教育及经贸交流与合作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马来西亚 华夏文化促进会

该会宗旨:传承礼仪之大、汉服之美的独特华夏人文风貌;肩负海外华裔对文化命脉断流危险的应对;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再造华夏文化独步世界的能力;发起民间力量的生长,智慧的觉醒;以虔敬的学习精神,继承华夏的人文遗产,以复兴文化的精神,开创文明日新的前景。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