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记」

小小的海沧,竟然出了51名进士,还有3名是省状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个东拼西凑的海沧区,竟然曾走出51名进士,实在不可思议。

海沧区,地盘很小,土著很少,若不是辟为台商投资区跟了厦门特区的东风,或许总人数还在10万上下徘徊着。

海沧区政府(图片来自东南网)

海沧区,由两大块组成,北边的一块旧称东孚,是同安县积善里的一部分。

积善里的另一部分被划给了漳州角美,换来了海沧的南片,仍称为海沧的一个半岛,旧时是海澄县的三都,总之,这块土地是漳泉交界之处顺着地形临时拼凑的,整顿之后便成了海沧区。

过去,在海沧和东孚还默默无闻的时候,人们想当然会认为这是一块毫无生气的土地,只有三两渔民泛着舟蜻蜓点水似的打打渔,或者穿着蓑笠漫步在天竺山下漫不经心的撒撒肥。

然而,我们都错了,这是一块被遗忘的土地,因为它实在是太不惹人注意了,因地处漳泉之交,谁也不愿意多管闲事,于是,在这个地方便发生了很多大事,只是这些大事的源头虽在这里,但产生影响却在其他地方,这叫声东击西。(卖个关子,具体是什么事,欢迎持续关注圭海四记,后面会继续讲述在海沧发现的故事)

海沧湾(图片来自台海网)

闲话少续,直接看看海沧关于进士的牛逼成绩吧。

科举考试从隋代创立之后,并没有瞬间在福建风行,因为唐以前的福建还大部分是蛮荒之地,直到陈元光开漳乃至漳泉各自设州郡之后,欧阳詹和周匡物分别在唐中期首开泉州和漳州的进士先河,才使得闽南各地开始像发疯了一样,纷纷金榜题名。

海沧的老东家,泉州府同安县和漳州府海澄县的首进士,都来自海沧,那是一个极其励志的故事:有一位先生,名字叫谢翛,写的一手好文,可是在他修炼成功的时候,适逢黄巢起义,兵马混乱的社会,谢翛不愿栖身事贼,于是带着弟弟躲到了文圃山隐居,直到唐懿宗和唐僖宗时期才上京考取进士,从此开始了海沧的文教之风。

从谢翛开始,五代时的洪文用,北宋的石蕡也跑到文圃山耕读著书,甚至永春人颜慥也跟随蔡襄走马上任担任漳州教授,最后也选择了文圃山下定居,从此,文圃山下人文荟萃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的光景,也正是如此,海沧的科举道路正式开启了。

文圃山龙池岩(现属漳州)

颜慥的后代和邻居们在整个北宋和南宋年间,共贡献了24名进士(含特奏名),其中颜氏后裔就有17名。

进入明代后,海沧因地处月港贸易的关键节点,居民铤而走险贩洋为生,积累了不少钱财,于是富而仕的社会氛围促使了海沧科举的繁荣;另外嘉靖朝经历了抗倭的洗礼,整个民间尚武氛围极浓,海沧人承袭南少林的武学精华,终于也在武科上有了不少的成就。

在整个明代海沧人共创造了21个进士名额,其中文进士13名,武进士8名,重启了宋代的荣光。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整个明代,一共走出了三位省试第一名,其中的两名文科解元同样就读于大岩山的云塔书院,另一位武科第一名则是其中一名解元的哥哥,都来自东屿村。

海沧东屿村(图片来自小猪网)

他们就是东屿村的柯安甫和柯挺兄弟,以及后井村的周起元。

进入清代后,海沧的进士就开始落寞了,只产生5名,其中文科4名,武科1名。

综上,做个总结:

1.海沧区历史上共产生进士51名,其中文进士33名,特奏名9名,武进士9名。

2.按历史年代分,唐代1名,北宋1名,南宋23名,明代21名,清代5名。

3.按街道分,海沧街道34名,东孚街道12名,嵩屿街道7名,新阳街道1名。

4.按村社分,青礁村最多为24名,东屿村4人;按姓氏分,颜姓最多为17人,刘姓5人,李姓4人,林姓3人。

海沧进士名录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