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记」

闽南人和客家人的区别很简单:在海为闽,在山为客


查《辞海》中客家的定义:指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现在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

其实客家的定义也基本适用于潮汕,稍作修改后也适用于闽南和广府,如将“13世纪初”改为“7世纪末”可为闽南、闽东和莆仙,改为“秦汉时期”则为广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同时期、同源头的中原人进入闽粤后却形成了不同的民系,而这些民系却又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

或许是这样的:黄河与洛河流域的中原人南迁至闽粤,在山为客,在海为闽,而来自关中的秦汉人后裔则独自成型为广府。广府人形成最早,闽东、闽南次之,以元代为界,莆仙再次之,客家为最后。

这种说法不管对与错,且让圭海君从台湾蔡英文的籍贯说起。

百度百科关于蔡英文的词条信息是这样的:蔡英文(1956年8月31日-),女,中国台湾屏东县枋山乡枫港人,汉族客家人。

强大的网络达人更是将蔡英文的祖先锁定为“大清正二品大员、平定林爽文之乱的蔡攀龙”,百科中蔡攀龙词条标注的籍贯为福建同安,死后葬于金门北太武山下(旧属同安),与蔡英文自己表态的祖籍漳州不同,显然这其中一定有所错误。

当然百度百科的信息并不完全准确可信,蔡英文的祖籍漳州、客家属性是可以确定的,至于祖先蔡攀龙对与不对并不重要。

蔡攀龙可以是漳州人,入伍成名后定居金门并无不可,我们需要追溯和提出疑问的是金门蔡氏为典型的闽南人,为什么蔡英文在历经数百年后还是客家人呢?

台湾的客家人,梅、惠、潮、汀属之外应该还得算是漳州。

陈运栋先生所著《台湾的客家人》是这样描述台湾客家人组成的:

古嘉应州属(包括镇平、平远、兴宁、长乐、梅县等县)的客家人占最多数,约占二分之一弱;其次为惠府属(包括海丰、陆丰、归善、博罗、长宁、永安、龙川、河源、和平等县)的客家人,约占四分之一;再次为潮州府属(包括大埔、丰顺、饶平、惠来、潮阳、揭阳、海阳、普宁等县)的客家人,约占五分之一强;而以福建汀州府属(包括永定、上杭、长汀、武平、宁化等县)的客家人最少,仅占十五分之一。

按此说法,台湾客家人便全部被囊括进这四个细类中,以蔡英文的籍贯案例来说,客家人应该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支,为漳州府属(包括诏安、平和、云霄、南靖等县),这些县即使在今日依然有可观的客家人存在。

而蔡英文的籍贯应该就在这几个县中,这种被淡忘的现象同样适用于东迁台湾的潮汕人,讲潮汕话的潮汕人有的已经被融入至闽南人的团体中,有的被以讹传讹成为潮属客家人,以至于时至今日,大部分台湾人谈到潮汕人都会认为是客家人。

漳州,作为闽南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闽南文化的浓重程度使得地处其偏僻山区的客家镇、村暗淡无光乃至被人遗忘,众所周知的南靖土楼群便是地处闽南与客家杂处之地。

漳州的客家镇主要分布在诏安的秀篆、官陂、霞葛,平和的大溪、九峰、秀峰、长乐,云霄的下河,南靖的书洋、梅林等地。蔡姓是及其典型的闽南河洛人姓氏,要找出漳州客家蔡姓并不难,仅云霄下河乡和诏安官陂镇有分布。

闽南蔡姓与台湾客家蔡姓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福建蔡姓来源主要有四,除去建阳蔡炉外,其他三支均以闽南为中心,其一为唐大学士蔡允恭(也有说是开漳派),定居漳州;其二为开漳圣王部将蔡德明、蔡德轩兄弟,德明居漳州(有时也和蔡允恭后裔混居),德轩居漳浦(蔡世远、蔡新派系);其三为随开闽王入闽的蔡用元、蔡用明兄弟,用元居仙游(蔡襄、蔡京派系),用明居晋江(青阳派系),以上基本来自河南固始县,是根正苗红的闽南民系来源。

蔡允恭第九世孙蔡淙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登进士,官至金州通判。

蔡淙子孙仕礼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自蔡港(今漳州龙海石码)迁居平和小溪,其孙稼叟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平和下河(今属云霄);下河村稼叟有5子2女,长子龙田,号闻天,庠生出身,迁诏安二都官陂陂龙梅仔林,龙田为官陂梅仔林开基祖。

诏安、平和是漳州籍台湾人的重要祖籍地,而其客属蔡姓基本来自于官陂。

稼叟第四子一脉于明万历至清乾隆年间,从第六世至十世五代之内,有以曾封赠“海邦镇协”的蔡国寿、蔡国峻为代表,连同其堂祖父、堂伯叔父、兄弟等迁台湾台南、云林等地;

稼叟第九代孙名琛谥献南,于康熙末年携五个儿子自诏安二都官陂播迁台湾台南等地,后裔繁衍台湾中南部,其后人在台南建立“蔡献南管理委员会”,而蔡英文所在的屏东蔡姓则可能是蔡献南后裔。

如此看来,作为客家的蔡英文其祖上却是地地道道的闽南人,而这种民系身份的转化却并非来自祖先的身份与成份,显然与其迁移过程的聚居地有重大关系,而这便是“在山为客,在海为闽”的论据所在。

“在山为客,在海为闽,在山为畲,在海为疍”

唐代诗人张籍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如果南迁的汉人都讲的是晋语,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晋语在福建、广东分离成闽东话、莆田话、闽南语和客家话呢?

汉晋以来,汉人进入福建的途径主要为以建阳中转,一路沿闽江顺流而下到达福州,再逐渐往南转移,另一路经由闽西在大山之间逐步扩散,该时期以前者为主要方式;

唐宋以后,汉人的再次南迁也依然分成两路,一路由赣南或潮州进入闽西,一路由闽江或沿海进入闽南,因沿海百姓人口剧增,沿海府县也开始成为移民的始发地,陆续向大山和更南的沿海迁移。

这种不同时期的南迁,在福建都形成了两个节点,在山为宁化,在海为莆田,此二地分别为客家和闽南移民的中转站,故宁化有客家之都的说法,而莆田则被雷州、潮汕等闽系认定为祖籍地。

之所以有闽、客民系之分,主要受山海地理区隔影响,漳泉为闽南系,而漳州与客家县市接壤的区域则清一色的客家化,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设县时间晚,且与漳州核心文化区相隔较远,辐射能力有限。

待漳州文化有能力影响到时,山区的客家文化已经形成,被改变的机会已经失去。正因为山与海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交通的阻隔造就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形成,故而客家与闽东、莆仙、闽南、潮汕有些天然的差距,这种差距比沿海诸民系的差别要大的多。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闽越人的影响,闽越人在发展过程中,在山为畲,在海为疍,这些分支在习性上与客家和闽南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这或许也是中原汉人受到闽越人影响后各自发展出的民系风格。

 “在山为客,在海为闽,在山为畲,在海为疍”是否是这么一回事,你觉得呢。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