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记」

隐藏在海沧42处地名的秘密:满满的历史情怀与闽南气息

     

       厦门人口最少、岛外地盘最小的区为海沧区,截止2017年,常住人口为35.6万,主要分布在海沧、嵩屿和新阳三个街道。

       这三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60年前,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那便是漳州海澄县,当时三地分属于海澄县海沧和新垵两乡,清以前统称为“海澄县三都”,是今日厦门各区中唯一拥有“漳州血脉”的地方,也常共称为海沧。

       1958年,三个街道共有25366人被划入厦门,如今该地常住人口已超过30万,区区60年增长了十几倍。

        即使人数众多,但对于三个街道的各个惯用地名的来源,除了原来两万多人中的少数健在者(或后代)外,并没有太多人能讲的清、道得明,说是99%的人不知道,一点都不为过,不信来试。

1.三都

“三都”是解放前海沧的代称,时至今日已经基本消失,仅存在于海外。

海沧在唐宋以前隶属于漳州府龙溪县,时为永宁乡新恩里,到了南宋末年,朝廷改乡里为都图制。

当时的龙溪县按数字顺序共编列成三十几个都(du),海沧因地处龙溪县最东边,共分成三个都,分别为一都、二都和三都,在地盘上基本对应到今日的新阳、嵩屿和海沧三个街道。

到了明代,因人口凋零及迁出,龙溪县的都开始缩编,海沧的一都、二都、三都合并为“一二三都”,后来逐步简称为“三都”,并一直被延续至解放后。

现存“三都”名字记录者,如三都路、三都华侨联络局、三都土笋冻等。

2.海沧

海沧区、海沧镇、海沧街道之命名都源自海沧地区古往今来的行政中心-海沧村。

海沧是厦门不多的千年古地名之一,取自海口和沧江的首字。

在南宋以前,九龙江出海口唯一的集市-海口镇,唯一的军事海防重地-宁海寨,均设在海沧村,因其扼守九龙江出海口,故称“海口”,而有市墟必有江,发源至文圃山的沧江经海沧汇入九龙江中,故当地称为“海沧”。

北宋时期,八都人谢伯宜在海沧对岸兴修水利,使得月港在明代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海沧作为九龙江口贸易和军事中心的地位,尽管如此,海沧村还是保持着海沧地区首镇的位置不变至今。

3.新垵

新垵,原名郑墩,曾是两宋时期海沧望族郑氏聚居地,几经战乱多有更迭。

曾厝垵五世曾明在元代入赘郑墩邱氏,破天荒地使邱氏发扬光大,当地也因曾邱氏的聚族而居而逐渐更名为新垵,以示新的“曾厝垵”之意。

4.东社

以位于新垵东侧而得名,1958年由林东、东张、周厝尾和上曾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属于新垵村。

5.惠佐

隶属新垵,惠佐从五代时期开始,便是九龙江沿岸重要的陶瓷作坊,翁角路修造期间发现多处五代至宋代的瓷窑遗址,而当地也因此称“瓷灶”,后来雅称为“惠佐”。

6.霞阳

元末,杨德卿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杨氏聚族,与新垵“上曾”相对照,称“下杨”,后来雅化为“霞阳”。

7.翁厝

隶属霞阳,以翁氏聚族而得名,翁角路的得名便是取“翁厝”和“角美”的首字。

8.鳌冠

鳌冠,又称吴冠,早期称吾贯,据称宋代前有五户异姓人家居住于此,当地称之为“五贯”,久而久之,讹传为“吴冠”,主要为闽南语与汉语用字的差异。

清末,吴冠华侨在家乡筹建了“鳌仔学堂”,吴冠便雅化为“鳌冠”,而闽南语仍读为“吴冠”,以林氏为主。

9.英厝

隶属鳌冠,原位于东方高尔夫园内,传说该村在古代(未知世代)出了一位英国公,故名“英厝”,目前已同下尾、合并为鳌冠的一个村民小组。

10.蔡岭

隶属鳌冠,钟山蔡氏迁居海沧的首站在蔡岭,故名。

11.石塘

石塘,原名石林兜,以当地位于三魁岭、大坪山之间,山石林立,“兜”为凹地之意,故名“石林兜”,后来雅化为“石塘”,谢氏聚居地。

12.刘山

隶属石塘,原名“楼山”,村社沿山而建,明代曾建有抗倭土楼,故名,因“楼”与“刘”闽南语同音,后来讹传成“刘山”,以谢氏聚族而居,与刘氏无关。

13.钟山

旧称“钟林尾”,宋以前为钟、林、李三姓居住地,故称“钟林李”,后来因地形影响,讹传为“钟林尾”,以山北有海沧第一高山“大岩山(蔡尖尾山)”而逐渐雅化为“钟山”,目前为蔡氏聚居地。

14.东屿

原名“长屿”,也曾雅称“长江”,最早为岛屿,呈长条椭圆形,以形得名“长屿”,明代出过顺天府解元柯挺,其自称“长江柯挺”。

因“长”与“东”闽南语音相近,故讹传为“东屿”,后来因海田淤积东屿慢慢成为半岛,直到十年前开挖海沧人工湖才又恢复为岛屿状。

15.渐美

原名“上洪”,由姚、许、钟三姓分角落而居。

明初,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兴经略福建海防,他命人在上洪村后疏通一条港道,闽南语称之为“涧”。

经此改变,上洪村的姚、钟二姓逐渐败落和迁出,上洪也因地形被称为“涧尾”或“暂尾”,后来雅化为“渐美”。

16.卢坑

隶属渐美,早期为卢姓开发,因地形呈现凹地状,故名,谢氏后来居上,卢姓反而成了卢坑的小姓。

17.温厝

因温姓聚居而得名,原名龙塘,以当地池塘曾有九龙江江鳄出没而被传为“龙戏水”,其剧情与九龙江的得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18.宁店

隶属温厝,原名“龙店”、“龙潜”。

与龙塘相似,江鳄在宁店沉下水去而被同步讹传为“龙潜”的吉兆,久而久之便因闽南语音差异而传为“龙店”,继而为“宁店”。

19.赤石

隶属温厝,赤石并非红色石头,而是没有石头的意思。

海沧盛产花岗岩,各处田地、山地也多有山石伴生,因温氏来此开基时发现当地石头稀少特别惊讶,故名之“赤石”,赤即无之意。

20.山后

隶属温厝,以村社位于京口岩山后而得名。

京口岩,古称大观山,故山后又称“大观后”,是宋代海沧望族苏氏聚居地。

21.马垄

隶属温厝,海沧在宋元时期有近三成的人口为马氏,其中有一支居住在马垄附近,故当地小山包名为“马山”。

因马垄建在马山山垄之上,故名。

22.长园

隶属温厝,以当地土地平坦,开荒可成大片田园而得名。

23.囷瑶

以下属自然村中的石囷和磁窑各取一字而得名,当地在宋代时是海沧蔡尖尾山南部重要的陶瓷基地,后来磁窑废弃被并入石囷,而窑字也雅化为瑶。

24.石囷

隶属囷瑶,原名石岑,因村中有大石,其形如圆形谷仓而得名,后来雅化为石囷。

25.毛穴广

囷瑶村驻地,因村中聚落形态如毛蟹的钳子而得名,其原用字可以理解为“毛蟹螯”。

26.北市

隶属囷瑶,古时为一集市,因位于海沧村北而称北市。

27.大埕

隶属囷瑶,因村中有两块大石,平坦无比可晒万斤稻谷,人们便称之为大埕,大平地的意思。

28.龙庙

隶属海沧,因村中有龙王庙而得名。

29.莲花洲

早期四面环水,种植有莲花,故名。

30.青礁

厦门千年古地名之一,是海沧最具文化气息的村社。

北宋以来为颜氏聚居地,因九龙江沿岸在青礁境内有青色礁石而得名,颜氏先人也曾建有“绿石渡”,绿在闽南语与青相近。

31.院前

隶属青礁,北宋时村前建有云峤院故名。

当时海沧大岩山(蔡尖尾山)佛屠遍布,以云字开头的不下五处,故海澄县志也称大岩山为佛国。

32.官宅

隶属青礁,南宋末年,宋末帝一行经海沧南下,在此地建有行宫,民间称之为官宅。

33.炉塘

隶属青礁,又称“芦塘”、“侯塘”,宋末帝于官宅暂住时,文武百官在此地等侯觐见,称为“侯堂”,末帝走后该名字便流传至今,讹传为炉塘。

34.后井

因临近九龙江口,近岸井水概为咸水不能饮用,只有村后挖的井才算可口,故名,为周氏聚居地。

35.衙里

隶属后井,原名金沙,周氏聚居地,出过福建解元周起元,村中原有一处官办府衙,故称衙门内,后雅化为衙里。具体是什么衙门,便不得而知了。

36.石甲头

隶属后井,因村中各山头的石头都呈现片状,故名,周氏聚居地。

37.锦里

海沧林氏聚居地,为明代林天福开基地,他将之取名为锦里,其后裔分衍各处人数众多,如杏林锦园,也沿用“锦”字。

锦里,也称坂尾。

38.贞庵

贞庵,为雅化后的名字,旧称“前庵”或“争庵”,前者系传宋末帝在嵩屿上岸后建有一处庵堂,而贞庵位于庵之前,故名;

后者传说是杨姓或江姓经过斗争才把村中的一处庵争取而来,故名。

39.寨前

隶属贞庵,明初周德兴将濠门巡检司由海沧移至寨仔山,寨前因位于巡检司之前,故名。

40.嵩屿

隶属贞庵,因宋末帝在此登岸,时值末帝生辰,群臣祝寿嵩屿,故名。

41.京口

隶属贞庵,又称“琼口”,明代魏忠贤当政时,要求各地建生祠祭祀他,海澄县的生祠便设在京口,该名与之有关,但不明缘由。

42.古楼

村中原有一石鼓和一座四层旧枪楼,因称鼓楼,口耳相传鼓楼有楼无楼板,渐渐演变成古楼。

明代抗倭时,村中也建有抗倭土楼。

以上,便是海沧土生土长的地名渊源,有些是不错的典故值得深挖,有些是闽南传统的姓氏家族印迹,不管怎样,凭古吊今都只是回味过去的筚路蓝缕,为今日生活的不易心存感激。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 183 渡槽

厦门岛曾经极度缺水。1955年10月建成的高集海堤使得引水入岛成为现实。1958年,坂头水库的水通过海堤进入厦门岛,水渠从高崎到安兜,在安兜设提水站将水头提升,利用自然高差沿安兜—枋湖—薛岭—后埔—吕厝方向,流到设在莲坂的自来水公司蓄水池。

湖里掌故之182 石脚桶

本地乡村的井台边上,原本大多有扁状、圆形的厚重石头凿成的洗衣池,乡人称“石脚桶”。家用的“脚桶”是木头做的,直径最多也不及1米,放在院子的角落洗衣服。可能早先也用来洗脚,所以叫脚桶。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