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废科举,设新式学堂。不少有识之士举办商业学校,以期培养经商人才。国内较为著名的商埠如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均有设立商业学校,并以其招生或教学首屈一指而冠以“甲种”“甲等”“甲科”二字。光绪33年(1907年),福建省立甲科商业学堂在福州创办。
禾山乡绅也跟上这股新潮。民国元年(1912年),薛厝华侨黄瑞坤在后院埔禾山书院原址创办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推祥店乡绅黄潮卿为董事,聘里绅黄瀚为校长。
黄瑞坤(1867~1916)年少即南渡菲律宾经商,获利甚丰,遂成富商。然“积而能散,乡中义举,靡不乐为”。清末回国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禾山倡立禾山自治会、去毒社、戒烟局、婚嫁崇俭会等。黄氏创办商业学校,实为禾山及海外侨商培育商业人才。
黄潮卿(?~1921年)名必成,禾山祥店人。年轻时考入同安县学,后南渡菲国经商。光绪十年(1884年),禾山成立保董公会,黄被推举为总董,勇于任事,不负众望。他还先后担任厦门中学堂的监事,玉屏书院、紫阳书院、禾山书院的董事。宣统元年(1909年)任福建咨议局议员,民国初参与厦门同善堂、市政会的政事。
黄潮卿
黄瀚(1867~1939)禾山仓里社人,清末举人。“性淡泊,学识深邃,诗文皆戛戛独造”,曾主持厦门官立中学堂讲席,“诲人孜孜靡倦”,“以禾山文教不振,智识未开,少年多远商南洋,与侨商黄瑞坤等创办禾山甲种商业学校而为之长”,“育人甚众”。
民国4年,禾山成立保董公会,总董为黄潮卿、副董为黄翰,二人合作为维护地方治安共同出力。黄瑞坤、黄瀚、黄必成同是禾山邑人,同有华侨经商经历。三人志同道合,禾山甲种商校风生水起。
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文稿本
民国4年(1915年),主管福建各项事务的巡按使许世英,奉命巡视沿海各县。6月14日,许氏携思明县及其他要员巡视禾山,走访双涵、江头、上店(即祥店)和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有一段记录如下:
十一时偕许、胡二员,乘轿由陆路看禾山乡。同行者汪道尹、陈监督、唐旅长、来知事及绅商数人。十一时半至双涵……在江头未憩。一时,到上店。上店系禾山最大之乡,居民数百家,皆黄姓。屋宇殊整齐,道路亦洁净。拟之鼓浪屿,毫无逊色。到黄绅必成家稍憩。必成字潮卿,黄姓族长,人颇公正。一时半,看商业甲种学校,校舍系禾山书院。民国二年成立,学生六十二名,分为三班。校长黄瀚代表全体学生致欢迎词。学生排列操场,演兵式体操,尚整齐,报数唱歌,皆用国语,亦可喜也。
在禾山甲种商业学校,许氏作训词,其中有“中国人民,有业商之经验,无商业之学问,故虽有进取之心,终落他人之后。本使甚希望诸生,毕业后,本学问以与外人竞争,使中国之商业,飞突于世界”之语,大概这也就是学校办学的宗旨。(见许世英《闽海巡记》)
1920年代《漳厦铁路旅行指南》中的禾山商业学校
商业学校办得有声有色,民国初年通车的漳厦铁路出版的《漳厦铁路旅行指南》还收录其中。1916年,创办人黄瑞坤去世,学校董事黄潮卿接手主持。越年,校董会继续向南洋侨胞及各界募捐以充办学经费,并有意将学校改为“福建商业学校”,登报如下:“本校开办六载,毕业二次,现正从事扩充,建筑新校,拟广学额,兹承各界诸君热诚赞助,谨刊报端,藉志谢忱。”
1917年,校董会有意将学校改为“福建商业学校”,向侨胞及各界募捐,所刊登的致谢广告中有33人捐出20650元
1920年,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商科,后来改为福建私立集美商业学校。禾山甲种商业学校失去了办学的优势。1921年,黄潮卿与世长辞,学校失去了主心骨,而后接手的其他校董无力回天。黄瀚感于甲等商校距市区较远,交通不便。民国12年(1923年)黄瀚派其子黄錞赴星(新加坡)募捐,以建筑新校舍于双涵社,期翼“集得归装賨几匹,筑成此地屋连楹。”同年,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搬到双涵续办。1924年,校长黄瀚审时度势,将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改名为禾山中学。历时12载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画上了句号。
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是禾山现代中等教育的发端,禾山华侨和乡绅为了培育人才而不懈努力,商校不啻是深深划出的一道光亮。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