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合计约213字,如有缺失、纰漏,敬请留言告知:

国朝取士之法,乡会三场,殿试赐进士,仍明制不改。旗下人应试中式者,别一榜曰满榜。(康熙《海澄县志》卷八人物志一·选举)

国朝取士,乡、会仍明制。顺治末,福建解额五十三人。康熙二年,罢制义,用策、论,分二场考试;八年,复制义,额数不一;三十五年,议天下分上、中、下省,各增解额,福建得中省增十八名,为七十一人;四十一年,分出官卷七人;四十四年,增五经卷三人;五十二年,特开万寿恩科,福建通省解额八十九人。雍正元年,恩科解额一百一十五人。乾隆元年,恩科解额一百二十三人;十八年癸酉以后,议定每官卷十本中一名,以卷额多寡为低昂,又罢五经卷,裁中额;二十二年,部议会试首场,四书、制义三篇,论一篇。二场,经义四篇,诗一首,表判删去。三场,仍五策;二十四年己卯,乡试依会场式,永为例。岁贡一途,顺治二年,府学每岁贡一人,县学二岁贡一人;四年,部定每岁将次年应贡屡经科举者三人,一正二陪,严考选,年衰文谬者,许衣巾告老,以陪者充贡。康熙元年裁停;八年,复照顺治四年例,恩贡、拔贡,以特典行之,无常例。乾隆三年,部例每学臣岁科后,察通省学行兼优者,汇考经解制义,量取数人升国学,谓优贡。大省无过六人,中省无过四人,小省无过三人,宁缺毋滥。又每科正榜之外,有副榜准充贡,曰副贡云。(乾隆《海澄县志》卷八人物志·选举)


清会典》:朝廷设科取士,顺治二年秋,始行乡试,三年春,始行会试。嗣后定以子、午、卯、酉年八月乡试,辰、戌、丑、未年二月会试。雍正间以二月尚寒,于闰年会试,例改三月。乾隆十年复试新科举人,念到京稽迟,改三月;十三年罢复试,而三月会试乃为永制。间有恩科,则随时定期。(民国《同安县志》卷十五选举·清)


顺治九年壬辰邹忠倚榜:李其蔚


康熙《同安县志》

李其蔚,字豹君,汾州推官,工诗文字法,所著有《秋怀》、《磊园纪概》、《至见录》等集。


乾隆《泉州府志》

李其蔚,传见文苑,同安人。


嘉庆《同安县志》

李其蔚,字豹君,山边人。汾州推官,有传。


同治《福建通志》

同安李其蔚,汾州推官。


民国《同安县志》

李其蔚,字豹君,山边人。汾州推官,有传。


注曰:李其蔚,明清两朝上第、仕官,终难两全,后隐居山林,以文一生。

END

本文内容由: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圭海四记丨元至正间,陈友定横扫海沧|二四八记

元至正末年,日薄西山的元王朝无暇南顾,盘踞在东南一隅的福建路各方势力,便纷纷登场,互相攻伐。最终,闽北的陈友定、闽南的罗良,笑到了最后。可是,二人因在效忠元朝的方式和路线方面存在严重分歧,一场血拼在所难免......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