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沧区中部,有座蔡尖尾山,绵亘十余里。其上最高峰为大岩山,又称石峰,山上有一古刹,名曰“云塔院”,数百年来,为海沧一大胜地。
云塔院内,原有古梅数株,香艳异常,加之古寺清幽,最适合隐逸、诵经、耕读。
明隆庆六年某月某夜,长屿(今东屿村)柯挺如往常一般,于寺中挑灯夜读,忽见一鬼手持梅花来赠,柯挺欣然受之,诗兴大发,即作上句曰:“梅花消息先传我,自古文章岂后人。”然,下句却迟迟无法吟出,鬼见柯挺为难,大呼道:“解元何不云:春日马蹄燕市里,笛声吹彻满枝春。”柯挺先是以“岂后人”表达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自信,后梅花鬼以“春日”、“燕市”、“满枝春”预祝柯挺来年科考马到成功。果真,第二年春,柯挺赴顺天(即北京,旧为燕都)乡试,竟以解元夺魁,真应了梅花鬼的“解元”称谓及诗句预言。
万历十六年,龙塘(今温厝村)温如璋借住云塔院温习功课,预备来年会试。一夜,梅花鬼又持梅花来见,温如璋也以诗相赠:“梅花消息犹传我,自古文章待后人。”相较于柯挺上句,温如璋仅更换了“犹”和“待”二字,谦逊间又不失抱负。梅花鬼接问到:“下句如何?”温如璋应到:“吾作一‘犹’字、‘待’字,已费终日,便可流传,何用多邪?”梅花鬼戏笑并接续到:“花发明年尤更好,长吟莫负石峰春”。果然,温如璋在第二年即进士及第,又应了“明年尤更好”,“莫负石峰春”之句。
柯、温夜遇梅花鬼的消息,随着二人相继高第而广为流传,人们纷纷拜访云塔院,借宿僧房,以期偶遇梅花鬼,谋个好功名。然,自此后,梅花鬼竟未再现身赠诗,云塔院日趋归于平静。
又过了十年有余,金沙(今后井村)周起元夜宿云塔院,想起昔时从师柯挺读书其间,百感交集,夜不能寐。无意间,竟再见梅花鬼又持梅花来,不等周起元开口,梅花鬼先说到:“当作诗一首相赠,使方平短气,群玉无色。”梅花鬼意以唐刘方平、李群玉咏梅诗句,作提醒“慎勿如前人短韵也”。周起元苦思冥想,迟至“曙钟已动,微月半庭”方才做出诗句,遂吟曰:“梅花消息传先我,自古文章启后人。”梅花鬼大笑:“大好诗,不失前二公气格也。”紧接着,周起元又续了下句:“蓟北春风催烂煊,娇枝不作野岩春。”梅花鬼对曰:“秀才文章,行且乘风破浪,奈何屈数言,令沈、谢笑人邪?我歌一首赠君何如?”周起元作揖称是。梅花鬼高吟到:“梅花为折一枝新,传与长杨献赋人。岂料江郎无彩笔,黯然羞杀江南春。”随后,拍手大笑而去。随后,周起元联捷高中,后续更是以文章人品为士子榜样,真实做到了“黯然羞杀江南春”。
柯、温、周三进士与梅花鬼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自后,士子常宿于此,或读书于柯挺书馆,虽然偶有遇见鬼物,但却不再有梅花鬼赠花索诗故事。里人相传,想必得引得梅花鬼笑,方能预示登第。尽管故事不再,但云塔院也渐成三都士子温习功课的最佳选择,云塔书院就此成为三都地区第一学府,人们皆称是梅花鬼的功劳。
参考资料:崇祯《药房偶记》
END
本文内容由: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