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记」

福建土楼史 之七 防御型民居在闽西的崛起


从地形,到建置,福建四大民系的来龙去脉业已清晰明了,古代的百姓无法通过语言传承和文字记载告诉我们他们曾经经历的苦难和往事,却可以通过民居为我们留下一个真实可靠的直接证据。

福建土楼

在福建发展过程,按享受太平盛世的时间长短排序,依次为闽北、闽东、闽南和闽西。闽北和闽东的民居大多青砖黑瓦,亭台楼阁,大有江南徽派民居的怡然自得,而闽南则是青、白石红砖红瓦的“皇宫起”对称式四合院,三者除了取材和风格的在地化外,其本质还是中原四合院的风格,唯有闽西民居是个例外,这种例外,与闽西地形的另类本身就是同一回事。

闽北和闽东,汉人迁入时,闽越人并未对其产生本质上的抵抗,因此其原乡的民居形式很容易被原版照抄传承至今。

闽南古厝筒瓦

闽南的情况相对复杂,《闽部疏》云,受气候的影响,“郡人以海风能飞瓦,奏请用筒瓦”,又限制于当地红壤的高铁成分,“泉、漳间烧山土为瓦,皆黄色”,故而闽南民居“皆俨似黄屋,鸱吻异状,官廨、缙绅之居尤不可辨”。整体上说,闽北、闽东和闽南作为汉族民系的重要组成,尽管在入闽后与闽越人有了密切的接触和融合,但却仍然保留厚重的中原汉族风俗习惯,以此推论,早期从沙溪或从赣南进入闽西的汉人,应当也会保留这样的传统,除非,他们遇到了某些让他们不得不改变的事件。

从闽西防御型民居看,这些进入闽西的汉人,确实遇到了麻烦,显然这些麻烦便是抵抗盗寇的一切手段,而民居自然是优先要被考虑的。

闽江

在闽江干流以南的广袤山区里,防御型民居遍布每一个山头和山谷,按从东到西的顺序,大樟溪流域的永泰有规模宏大的永泰庄寨;梅溪流域的闽清有较之福建土楼规模较小的闽清土楼(或碉楼);尤溪流域的尤溪县有尤溪土堡,大田县有大田土堡,他们的规模较之福建土楼甚至更大更壮观;沙溪流域的沙县有水美土堡群,其上游则是闽西常见的土墙屋,反而少了点防御的色彩。

一个地方,如果遇到集中且上规模的寇乱,其采取的防御措施必然是由上而下逐层布防,如构建长城、建造守城等,闽西地区在唐代面对人数众多且了解不深的蛮獠时,便是采取设置苦草镇、黄连镇、南安镇和武平镇等军事堡垒的方式,亦或者是宋代时在汀州范围内设置十一个军事要寨,以点带面以守代攻的形式,总之,面对强敌的防御方式,中国古已有之,一点都不需要额外创新。

畲族采茶

但福建,却是不走寻常路,福建的山区地貌,使得土著的分布广泛而不集中,每一个部落各守一个山头,多者上百人,少者十数人,他们迁徙不常,行踪难觅。当北来的汉人在一处原本荒凉的山谷定居时,可能没多久,就会遇到一群远道而来的土著,二者相遇,难免一场拉锯,如果这群土著能与之沟通而自动退出则相安无事,不然二者刀枪相向,总要出现一方战败而不得不撤出。这群被称为畲客的土著,拥有极强的团队意识,假使他们战败暂时撤出,可能不数日,将召集更多的人过来复仇,最终打个鱼死网破才算了结。

正是有这样此起彼伏的拉锯对抗,才使得汉人从沙溪向上游扩散之路变得相当遥远而漫长,以至于沙县几经废立,难以在该流域长久存在。

沙县

又因为蛮獠彼此隔离独立行动,也使得他们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势力对县级以上单位形成威胁,故而在府县记载中,我们较难看到大规模的民乱。而一般百姓在不断的磨练中,被动地要掌握与之周旋的对策,垒高墙打持久战,便是最好的方式,于是,一种防御型的民居开始酝酿、发展、改善和成型。

第一步,建筑材料的改变。中原的民用建筑往往采用砖木结构,以满足舒适和美学的双重要求,但在福建山区,砖的烧制和运输非常困难,而木材因易被火攻而显得不太适用。故而就地取材,以粘性较佳的红壤配合一些辅料以夯土形式筑墙,一来选材方便,二来建造和修补速度快,十分适合山地混乱环境。

武夷山下梅古村

第二步,垒高墙、小门窗。既然是山区环境,便无法沿用平原地区花园、平房等占地大、采光好的房型。为了满足足够大的住房面积和尽量小的防御周长的要求,垒高墙、多层结构的碉楼式建筑应运而生,同时通过减小门窗的尺寸,达到易守难攻的目的。这种土墙小楼因建筑成本低,适合小户型人家,兼备防虫防湿的优点,而成为福建山区最受欢迎,也是最常见的民居形式。

闽西建筑

第三步,府第式土堡。原本散居分布的小民居,当遇到集中力量各个攻破的策略时,基本处于团灭的边缘。而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同守一方,彼此相对独立而又能相互支援的大民居开始出现。因大民居的构建需要高额的费用及无数的人力,因此其构建者,往往是富裕人家,或者同姓家族,或者同社百姓。大民居,是在传统四合院的基础上,经过两方面的改造完成的:其一,去除多余的边门和连廊,以连续的墙体和房间使整个建筑外表面形成无死角的整体;其二,增加外墙的高度,使之形成堡垒,而内部仍然保留传统的四合院格局。前者如客家围屋,后者如闽中土堡、五凤楼等。

大田土堡

第四步,对称式土楼。客家围屋,占地面积大,墙体低矮,易守不易攻;闽中土堡,容积率高,墙体高大,防御任务重,建筑费用高昂。如果从防御角度看,土堡优于围屋,这其中体现的是冲突的剧烈程度,在融合方面,客家人与畲民会比闽语人与畲民的关系更亲近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围屋和闽中土堡都显示出优秀的应用效果,当最后的畲客被压缩至博平岭时,在博平岭发生的民间寇乱已经不是单纯的汉人与畲客的冲突了,这其中还有客家人与闽南人的对抗。

福建土楼

客家人之所以叫客家人,闽南人之所以称河洛人,便是在这次的对抗中出现的。

在博平岭,闽南人与畲家长达千年的对峙中,“土人称之曰‘客’,彼称土人曰‘河老’”,闽南人将迁徙不断的畲家称为“客”,而畲家则称这群来自河南的汉人为“河老”,按《厦门志》记载,“闽俗朋友相称曰‘老’”,如此看,有心者把闽南人和畲家当做是友好相处的朋友对待,也有人持相反意见,称“客”为“畲客”,称“河老”为“河佬”,其意义便完全不一样。

基于以上认知,当闽南人在明代与博平岭遇到东进的客家人时,便因之将客家人当作是畲家,而客家人也按畲客对闽南人的看法看待这群具有海洋性格的人,三者在博平岭展开了从明到清长达数百年的地盘争夺。

梅州客家民居

这场拉锯战随着明清时人口的急剧膨胀而变得规模更大,于是一种占地更小、防御能力更加、容积率更高、建筑成本适中的福建土楼产生了。

福建土楼,是以客家人从闽中、闽西传承而来,以居住第一防御第二为目的的客家围屋、闽中土堡为基础,结合了从闽南传播而来,以防御第一居住第二为目的的龙溪土楼为灵感,而产生和大规模传播的。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