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即“港头”,旧处筼筜港尽头,这里曾经舟楫通行。江头曾经有三四个码头,其中一个在水仙王宫附近。那里的“海岸坪”天然可以停靠船只,岸上有石桩可以系缆绳。大潮水时货船可以直接靠泊,货物上下船都要搭跳板。厦门市区的杂货,厦门港的鱼虾,龙海的砖瓦“红料”、木炭、“柴箍”(烧火的木头)都从这里进。厦门的大户人家到江头祭拜埔仔顶的“大人墓”,就是从市区坐船到江头码头的。

  码头的位置相当于现在江头公园水面(天地湖)的东岸。旧时,江头街尾住了不少“走船人”,有的还很有名。一直到了上世纪50年代,修筑了埭头到屿后的围堤,海水进不到江头,码头才彻底失去了作用。

  码头附近的水仙王宫,名叫“广源宫”,又叫码头宫,相传是码头工人集资修建的。码头工人旧称路头工,所以广源宫又叫“路头工宫”。据说广源宫始建于明朝,奉水仙尊王,毁于1938年5月10日军侵厦时对江头的狂轰滥炸,后来收掇成为破庙。文革时,破庙做牛棚,1980年倒塌。其后信众在1986年加以重修。

吕厝水仙王宫

2002年,江头街改造,广源宫拆迁。吕厝和江头都争着建,结果各自盖了一间。江头人所盖的还沿用“广源宫”的名字;吕厝人盖改成“水仙王宫”。二者相距不过20米,主奉的神明还都是水仙王。

吕厝水仙王宫

  2002年重建的吕厝水仙王宫,单进单檐燕尾翘脊,硬山顶,有明廊并开三川门,主殿前方有龙柱拜亭相连。藏头联“水通四海沾吉庆,仙赐万民获丰盈”,表明了神明的功能。

  2006年重建的江头广源宫为单进,前有明廊,开三川门,屋顶是三川燕尾脊中间加高的四垂顶,规模不及水仙王宫。

江头广源宫

吕厝水仙王宫主祀航海神水仙王和身穿黑衣,手持七星剑,光着赤脚踩着龟蛇的玄天上帝,信众尊称为尚帝公(上帝公)。本地玄天上帝信仰较为普遍,而水仙王信仰仅有此处。

水仙王是水上救难之神,为从事海上贸易往来的商贾船民所信仰。水仙王泛指治水或与水有关的历史人物,常为大禹、屈原、伍子胥,又称“一帝二大夫”。大禹为远古首领,治水功在万世;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后来投汨罗江而壮烈千秋;春秋末年吴国大夫伍子胥因遭谗害,仗剑自尽,浮尸于江。这些人物都与水有不解之缘,堪为“水仙”。相传水仙护佑船民,当遇到大风浪时,船民急忙跪求水仙,作持篙划船之状,口念“爬爬爬”声,就会转危为安,俗称“爬水仙”。

吕厝水仙王宫主奉水仙王(中),旁祀玄天上帝(右)土地神(左)

江头广源宫、吕厝水仙王宫的神像究竟是谁?没有人说得清,但这并不妨碍信众的虔诚。广源宫里排列着六位神明,还为主祀的水仙王配了“水仙王娘”。

江头广源宫排列着六位神明,还为主奉的水仙王配了“水仙王娘”

如果以神职来分,水仙王主要是护佑航运的商船,妈祖是护佑下海的渔民。随着妈祖信仰影响的扩大,水仙王信仰逐步式微。如今水仙王信仰已不单纯局限在与海运相关的人群,而以其能赐福消灾为普通百姓所乐以接受。水仙王的神诞是十月初四,广源宫、水仙王宫都会举行庆典,信众前来膜拜祈福,上香、敬拜、献演社戏已经与其它神祗无异。

吕厝水仙王宫里的“重建水仙王宫记”

供奉水仙王的江头广源宫、吕厝水仙王宫是当年民众信仰的延续。吕厝水仙王宫中“码头工人集资兴建”的碑石,虽说是后来补设,但也记载了江头曾经是筼筜港的码头这一历史事实。

在江头公园,从筼筜港辗转流进来的海水所散发的淡淡腥味,还能让老一辈的江头人想起那一片海和那些个码头。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