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史上处于农耕社会,古碑刻本来就不多,岁月沧桑,毁之弃之,残存下来的仅有区区41方而已。

  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是南明永历年间(约1658年)“颂崇明伯甘老爷功德碑”,如今立在高崎万寿宫前。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重建五通路亭碑记》是厦台关系最直接的物证之一,已经为市博物馆所藏,堪称是湖里碑刻中最为珍贵者。

  今禾山街道辖区的县后、坂上、围里、墩上、下忠,陈姓聚居,号称“五户陈”。其共同的祖祠为县后“崇本堂”。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嘉禾县后陈氏庙碑记”,在湖里碑刻中体型最大(高2.4米,宽1.18米)、字数最多、保存最为完好。其篆书碑额规整大气;洋洋1600余字的楷书碑文,老到工整。

“颂崇明伯甘老爷功德碑”,甘老爷即郑成功部将甘辉,如今字迹大多漫漶

立于县后崇本堂的“嘉禾陈氏庙碑记”字数最多体量最大

  以这些碑刻的作用来分,大致有铭功纪念、社会建置、示禁乡规、宗祠家庙、寺院宫庙、神道碑几类。

  湖里碑刻的分类、设立时间、存放地点列如下:

一、铭功纪念

颂崇明伯甘老爷功德碑 南明永历(约1658)高崎万寿宫

二、社会建置

重建五通路亭碑 乾隆三十九年(1774)厦门博物馆

南山石堤记 乾隆四十一年(1776)

新筑石路碑 道光戊戌年(1838)觉性院

普度亭碑 民国十六年(1927)坂上

断为三截的“重建五通路亭记”保存在市博物馆

三、乡规示禁

埭田告示碑 道光十五年(1835)埭辽公园

吕厝示禁碑 咸丰元年(1851)吕厝崇仙宫

巡道示禁碑记 咸丰十年(1860)江头广源宫

赎典里书代理合约 同治七年(1868)岭下叶氏宗祠

殿前社示禁碑 光绪二年(1876)殿前中正宫

林后薛氏公告 光绪九年(1883)林后薛氏家庙

高崎告示碑 光绪二十二年(1896)高崎

四、宗祠家庙

嘉禾县后陈氏庙碑记 乾隆三十六年(1771)县后崇本堂

孙氏佥约碑记 乾隆癸卯年(1783)西村孙氏宗祠

卢厝卢氏祠碑 咸丰四年(1854)卢厝卢氏宗祠

重建诒燕堂碑记 咸丰十年(1860)上忠陈氏宗祠

善继堂碑  光绪十一年(1885)围里陈氏宗祠

殿前地房祠堂记  民国十六年(1927)殿前地房祠堂

石湖陈氏昭穆碑  民国十六年(1927)寨上陈氏宗祠

重修宗祠捐款芳名碑  民国九年(1920)钟宅钟氏宗祠

宗祠捐资碑记  民国廿四年(1935)仑后王氏宗祠

钟氏宗祠碑额上刻着辛亥革命时期的“十八星旗”和民国初年的“五色国旗”

五、寺院宫庙

重修万寿宫碑记 道光丙戌年(1826)高崎万寿宫

重修万寿宫碑记 光绪癸卯年(1903)高崎万寿宫

梧桐忠源宫碑 同治丙寅年(1866)梧桐忠源宫

重修护福宫碑记 同治七年(1868)坂上护福宫

重修龙湫亭碑序 同治十三年(1874)龙湫亭

蔡塘资寿院碑 光绪三年(1877)蔡塘资寿院

重修昭塘宫记 光绪丙戌年(1886)昭塘昭塘宫

重修圆塘宫记 光绪十二年(1886)塘边圆塘宫

重修龙泉宫碑文 光绪十三年(1887)墩上龙泉宫

幕青宫碑 光绪丁酉年(1897)殿前幕清宫

太源宫碑 光绪辛丑年(1901)枋湖太源宫

云岫庵后界碑 光绪壬寅年(1902)塘边云岫庵

云岫庵题缘碑光绪壬寅年(1902)塘边云岫庵

重修惠济宫记 光绪三十二年(1906)坂上惠济宫

捐款芳名碑 民国十四年(1925)后埔禾济宫

保安宫会福殿芳名碑 民国十四年(1925)围里保安宫

洞炫宫碑 民国十五年(1926)乌石浦洞炫宫

捐缘芳名碑 民国十六年(1927)店里东龙宫

小厅宫捐地碑 民国三十年(1941)后门小厅宫

六、神道碑

黄晦园夫妇神道碑 乾隆年间 江头公园

  每一块碑刻的命运各有不同,有受保护的有被遗弃的也有无意中发现的。

  其中,“重建五通路亭碑”被丢在海滩断成三截,辛亏何丙仲老慧眼识珠,移至市博物馆,成为馆藏之宝。“新筑石路碑”原本在枋湖太源宫后的榕树下,觉性院僧人将其移至觉性院内加以保护,至今完好无损。前几年,高崎林姓家中发现用来洗衣的石板竟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告示碑”,虽然部分字迹已残损难辨,但对于研究厦门当时的社会建置以及驿道历史,都有很多参考价值。

觉性院里的“新筑石路”碑保存完好

  1989年,在湖里房地产开发公司大楼后侧的工地上发现乾隆四十一年的“南山石堤记”,不久便不知所踪。

  不知道这次东部整村拆迁,又有哪些碑刻被毁被弃了?

  站在古碑刻前仔细端详,逐句辨读,仿佛和古人对话,仿佛可以看到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的往事。如今,这样的机会还多吗?

  人们啊,请敬畏历史,珍惜文物,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这点点东西!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