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凤南农场土楼村砖仔107号。宗祠始建于明朝,1980年重修,占地面积33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宗祠为闽南普通古大厝式宗祠,土石木结构,前有庭院及周边围墙,设小院门;后为敞厅,设祭祖神龛,硬山布瓦顶,燕尾翘脊。祖龛有楹联“出蜀入闽宗威定福地,移北居南祖德安芦山”,上悬“爱莲堂”木匾。

据《芦山周氏族谱》旧序载:始祖周筵宾(景德),为明洪武四川卫军,永乐宣德年间依例拨调同安高浦所(今杏林)。景德娶妻桐屿乡张氏,生三子克谨、克谦、克让,分三房。明朝中期,三房支脉分迁居至凤南,仍名高浦村,而后再分衍同安新民镇土厝社,县城三秀街拓业发展。

明嘉靖年间(1522-1566),五世三房周英,字国宾,号一岩,居同安县城内库内巷(1958年拆建为银城影剧院广场),正德八年(1513)举人,历官广东肇庆府封川知县,九载而归,迁居凤南砖仔村(古称周家村)。后裔以其官职“封川”为分堂号。周英以俸余广置田产,季租58石,以为子孙儒业求学之资。英传有五子,次子汝砺之第五子家椿(七世),字世慕,号爱日,以诗经中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万历三十七年(1610)进土,官至奉进大夫吏部文选司郎中,以刚介清廉著称,族人尊为“吏部祖”,入祀乡贤祠,县志立传。家椿长子士夔(八世),字静甫,天启七年(1627)应天举人;次子士龙,字良如,崇祯元年(1628)恩贡。明清两代,周英后裔科举联捷,堪称书香门第、科举望族。

“芦山”“县后”“封川”皆为明初周景德后裔。另立昭穆自十一世起为:“天启广远,嘉瑞徵祥,国泰民安,移我有为,秉君光常,定宝其昌”,今已传至“移”字辈。人口1000多人。

本文摘录于:厦门市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

厦门市同安区图书馆 编著的《同安宗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