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柑岭村顶棋盘里135号旁。南宋初,北宋易学大师邵雍之曾孙邵子厚自京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迁居晋江县仁和里邵厝村(今属晋江市永和镇)。元朝末年,邵子厚十一世孙邵亨由晋江邵厝村游学潮漳,屡经同安,登临西山,深爱其“抱异负奇,独含元气”,遂举家迁居西山东麓的橄榄岭(今柑岭村),耕读为业,诗礼传家,渐成同安望族。
邵亨,字时通,生有四子:长子邵恭(字孔诚)随父入迁同安;次子邵敬(字孔道);三子夫璧迁居潮州;幼子子玉迁居长泰内宅。邵孔诚生子真应(字伯修)、真德(字伯谨)。真德过继叔孔道。真德传三至四世伯谨、体宽均过继叔父,且皆无嗣。邵伯修生体易,四世祖邵体易(讳童生,号遁叟)家业愈旺,育有廷昭、廷杰、廷章、廷敏四子,其四妾各育一子,分别为廷辉、廷睿、廷吉、廷华,形成“大八房”的族系。至明代中期,第五世八房中出现“去三六,绝五七”的变迁,即三房廷章、六房廷睿的后裔外迁广东;而五房廷辉、七房廷吉无后裔。余下一、二、四、八共四房裔孙在橄榄岭繁衍。
明代中期以来,各房裔孙向橄榄岭周边繁衍,五世长房廷昭后裔由美宅移居下橄榄岭。五世二房廷杰裔孙分别繁衍顶厝、赤土楼、刘营、大安、面前厝、下土楼、新厝、埔崎头、奈仔尾、新厝角、三角埕、墙仔内、美宅、下厝、下棋盘、奈仔顶等自然村。五世四房廷敏裔孙明末迁塔埔尾。五世八房廷华后裔定居面前厝,与二房三支文会裔孙合一村。
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永乐四年(1406)邵孔诚建西山白云岩,并在其父所遗基址重建祠堂。清康熙七年(1668)、乾隆四十五年(1780)、光绪二十六年(1900)、民国十二年(1923)先后重建或翻修。因年久失修,祠发发可危,1983年。由邵辉煌、邵其样牵头,宗亲集资9000多元,对原宗祠的屋顶及墙体进行加固维修。1990年夏,移居台湾的同安邵氏宗亲首次回乡祭祖。鉴于宗祠牌匾、列祖牌位已荡然无存,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邵家深,邀请同安书法家叶水湖以行书重写“邵氏宗祠”匾额,并抄录一至五世装于相框,权代列祖牌位,摆在砖砌供台之上,供返乡台胞祭拜。2004年4月下旬,新加坡华侨邵明达宗亲辗转寻根,返乡祭祖,挺身倡议修复同安邵氏宗祠。新祠于2005年年底竣工。
宗祠坐北朝南偏西,总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86平方米,为前、后两落大厝,中为天井及两侧廊道,面阔11米,总进深20.6米,前有石埕。前落面阔3间,进深1间,凹寿门,中门及两侧边门;西壁嵌清光绪庚子年《重修邵氏宗祠捐缘碑》,宽0.6米,高0.4米,抬梁式梁架,双燕尾脊。后落为敞厅,设神龛,面阔3间,进深3间10.2米,抬梁式梁架,燕尾脊。祠堂祖龛上首悬挂有“慎终追远”“进士”“翰林”等匾额;门前及祠堂内保留精美的花鸟纹抱鼓石、八角形及鼓形石柱础等,前埕有新立2对旗杆石。
宗祠郡望、堂号“东陵”。昭穆:“时西理遁廷,宜文翰志明。履以于诸,元亨利贞,树培家合,遒含有德,贻克永世”三十字。现已传至二十五世“有”字辈。今在乡人口4300多人。
据《同安邵氏宗谱》记载,同安邵氏移居台湾的时间大部分在清乾隆中、后期,即时通十三至十五世裔孙居多。那时,迁台裔孙就有49户,其中最大一批乾隆三十六年(1771)邵蕤春等29户,奉请“清水祖师”“中坛元帅”“护国尊王”三尊菩萨,同船东渡台湾,散而复聚,辗转居于三重埔(今三重市),繁衍成三重望族。乾隆时迁台者,少数迁居到台中、台南等地,他们代代相传。
柑岭邵氏历代先贤:
邵应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历任金坛知县,南京刑部主事,广西副使。
邵天球,字元御,号鸣夔。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刑部教习,著有《东麓文艺》,撰《白云岩纪概》,录有“山现同变,山茂同固”的民谚;曾向知县任震远倡议保护西山山林并修复唐代古刹白云岩寺。《同安县志》载其“居双圳头,卒葬西山前轮脊”。
邵述,字文英,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武举人,乾隆年间参与主持重建白云岩寺,并修复寺左文昌祠以课学子,同年主持修复邵氏宗祠。
邵宗昶,字贞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贡元。
邵明雨,俗呼“壬仙”,曾任同安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委员、同安中医院副院长,获“福建省名中医”称号,有《家庭验方手册》《验方集锦》等医著。
本文摘录于:厦门市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与
厦门市同安区图书馆 编著的《同安宗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