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梧侣社区下社里。梧侣,古名五侣,原居住有刘、谢、王、李、肖五姓,因“五姓聚居,和睦为侣”而得名。后五姓逐渐衰微而外迁他地。

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入闽始祖柯亮五世孙庆文,到南安丰州求师,从永春迁居丰州,生述(字仲常)、逑(字仲德)、迪(字仲吉)、廷(字仲满),四子皆中进士,柯庆文为闽南柯氏一世祖。四世柯翰,字国材,南宋初隐居庄江(今海沧区东孚后柯),为同安柯氏始祖。宋末元初,蒙古族南侵大肆屠杀南人,柯翰裔孙升学(字惟顺,号云谷)携带二个儿子隐德、守阳,由庄江避逃至霞岐(今西柯)。

明嘉靖年间(1522-1566),霞岐人隐德派下野技四世孙世厚娶五侣谢氏女,迁居五侣谢厝林仔尾。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改故居为二进祠堂,以纪念宋代先太祖龙图学士柯仲常奉旨临漳赈饥。柯仲常勤政爱民,活民无数,以致异鹊献瑞,又苏东坡赋《瑞鹊诗》纪事,所以分堂号“瑞鹊”,灯号“龙图士”。清乾隆末期人丁大进,扩建为三进,民国年间又重建。祖祠曾是村童场地,清代为塾所,民初为小学,新中国成立初为冬学夜校。1958年为新民民办小学,1960年为梧侣小学,1972年学校兼办初中班。后新建校舍,校址南迁。2005年十一月初四动工,祠堂按原地基翻修,总占地面积为76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84平方米。祠二进三落,为石木砖瓦结构,硬山顶,燕尾脊,翌年8月竣工,祖祠金碧辉煌,巍峨壮观。

家庙郡望“济阳”,分堂号“霞岐”“瑞鹊”。明天启二年(1622),柯志德,官两浙都转运使,年迈告老还乡,新编昭穆:“野迪惟世弘仕志,道国应光袭孕和;天锡吉位受有福,建斯墩霞拱月阿”。

本文文字摘录于:厦门市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

厦门市同安区图书馆 编著的《同安宗祠》

图片由:柯家安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