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厦门市同安区洪塘镇郭山村郭山里101号。始祖郭镕(唐汾阳王郭子仪三世孙),于唐朝咸通年间(860—873)随王审知从弟王想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劈乱,后择居于同安崧山下郭山村,为郭山开基祖。

郭镕生尚舍,尚舍生致政,致政生秉端,秉端生岩隐,岩隐生敬夫。郭敬夫(六世)生四子:长子郭炎守祖居郭山为天字房;次子郭明徙居白礁为地字房;三子郭烈移居马巷洞庭(今新店镇后村);四子郭贞迁居南安下帮为和字房。郭烈入赘吴庭辉家,娶六娘,无育,又以七娘适烈继承岳父业产,建房后粟仓,故改村名为后仓(现写为“村”)。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世郭德懋,字彰仲,分居新店浦边村,为浦边开基祖。浦边郭氏裔孙最兴盛时人口达1200多人,村里多店铺、织机,俨然是个小市集。光绪初年(1875)因鼠疫流行,村民大多避居他乡,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仅剩300多人。浦边又分支郭厝。后村郭姓裔孙还衍传新店港尾、竹浦、前浯等十二村及大嶝双沪、田墘二村。

郭镕十一世郭昭顺由郭山迁居虎屈林(翔安新圩镇面前埔),后又徙居广东。十三世郭余从后村分居石厝,十六世郭传玉分居洋塘桃仔园(已废村)。十六世郭景裕之子郭伟茂人赘竹浦谢家。郭景炬分居南尾,郭绸分居山头社。

杏林后浦郭姓也是郭镕裔孙。九世郭明于南宋淳熙四年(1177)迁居白礁(今属龙海市角美镇)。后其一支裔孙明建文二年(1400)回迁同安杏林后浦(属锦园村)。

郭山郭氏家庙始建于宋代,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及1962年重修,2001年再次翻修,总占地面积1678平方米,建筑面积330.2平方米。家庙坐北朝南,前、后二落大厝,中为天井及两侧廊道,面宽12.7米,通进深26米。前落,抬梁结构,凹寿门,抬梁式梁架,明间屋面抬升,呈牌楼式屋顶,前、后屋面各有四条垂脊,三段式翘脊;后落面阔3间,进深6间,中厅悬挂新制的“状元驸马”((郭暖)、“左仪卫”(郭铭)、“节度使”(郭岩隐)、“中臣大夫”(郭伟矩)等匾额,记载了历史上郭氏家族精英的功绩,激励着后人勤勉上进。祠堂保留旧有的石构房基,后厅保留有较精美的清代石柱础。前埕新立4对旗杆石。郭氏后裔衍播西亚、新加坡、印尼、台湾、金门等地。郭山郭氏祠堂具有涉台关系,具有一定文物价值。

家庙郡望、堂号“汾阳”。昭穆早期十字:“植荧培锡治,梓炳塏蝗洙”。后又续:“懋勋垂铭,鸿业熙型,鉴法恒辉,均钦源本”十六字,现已行至“业”字辈。今在乡人口1400多人。

郭氏家庙名扬海内外,族中主要历史名人有:

郭岩隐,字石庵,郭氏五世。南宋建炎元年(1127)由明经举孝廉,任都转运使、粤东节度使。朱熹任同安县主薄时,式其庐,卒后为其亲笔题书“郭岩隐安乐窝”墓道碑。石碑立于南宋,原亭已毁。1988年被列为同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郭可大,字行之,元英宗至治癸卯科进士,任福建宣慰使都元帅府副使。

郭贞一,字无候,号道懋,明崇祯十三年进土,授监察御史,擢都察院右都御史,后随郑成功入台。

本文摘录于:厦门市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

厦门市同安区图书馆 编著的《同安宗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