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许督祠堂,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原三秀路口3号。史上称“营城”(营与滢同音,即滢城)。2100多年前,同安为未开垦的荒茫之地,只有少数越人,时有纷扰。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左翊将军许滢奉命自许州(今河南许昌)“人闽讨越,开辟同安”,子孙遂居同安。为防反复,许滢将军又奉令“永镇斯土”,被封上柱国“镇闽都督”。

许督祠堂为西汉许滢所建府第,宋代许督祠堂成了朱熹讲学堂所,名“存斋书院”。明代重新拆建改为“福星学社”。明、清屡经复建、重修,2010年重新翻新。坐北朝南(偏西),总占地面积2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平方米。现存后落大厝(后厅)为闽南传统砖石木结构建筑,面阔3间11米,进深5柱抬梁减中柱计9.4米,中厅内高5.9米,中厅内抬梁式梁架,边墙为穿斗式梁架,硬山顶,燕尾脊,东、西两侧外墙为出砖人石结构。厅堂前檐廊屋顶为抬升的牌楼面,举架较高。

许滢,字元亮,汉代征讨南越的左翊将军,为开发同安第一人。清壬寅年(1662)《许氏族谱》载“未有同安,先有许督,其址为同安营城”。许督有十五子,分镇全闽各地,称许滢派系。宗祠总堂号“太岳”,分堂号“亭上”。后期营城支派字芸:“朝廷殿会,士子得志,永成家芳”。1940年又增补:“龙生由于化,世代联国禧”十字。

许氏历代名人众多:

许宜,字日迈,号西安,又号恕轩。生平乐善好施,北宋天禧五年(1021)捐资建西安桥,解决了同安城区百姓往返城门饱受的涉水之苦,人民把许西安在西溪捐资建造的桥命名“西安桥”,连同连接西安桥的街也叫“西安街”(西安路)。

许衍,字平子。宋绍兴二年(1132),以太学生衔上书“士论”。著本论20篇,新论20篇。

许升,字顺之,号存斋。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从师同安县主簿朱熹,后随朱熹到建阳继续学习。学成后返乡校对二程(程颢、程颐)语录。他治学十分严谨,为理学名儒。著有《孟子说》《礼记解》,但都散佚不传。

许巨川(1175一?),字扬甫。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历广州、建康(今南京市)教授,再转东莞县(今东莞市)知县。任东莞县令时,将官田收租费作为县学费用,积十万钱作修城墙之需,虽公务繁忙,还常对县学学生讲课,该县百姓为其建生祠。

许伯诩,字子扬,号东轩。袭父许衍荫,宋嘉定九年(1216)任仙游县令,有政绩数十条,后任福州通判。与父许衍号称“父子通判”。

后世子孙不断向外衍迁,遍布海内外。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许环哥·阿基诺,马来西亚局绅、拿督许平等,新加坡卫生部长许文远,台湾海基会原董事长许惠佑,原台南市长许添财,桃园市副市长许崇,新竹市长许明财都是许滢后裔。许督祠堂是为海内外许滢裔孙寻根谒拜的祖庙。

本文摘录于:厦门市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

厦门市同安区图书馆 编著的《同安宗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