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篇∶修订同安沈氏族谱是沈氏子孙的愿望,也是先辈夙愿,经修谱进一步了解沈氏的渊源,懂得先辈的创业艰辛,厉经坎坷。

唐朝天佑年间,开闽沈始祖---沈君荣,又名沈有能,系唐朝兵部林内郎。君荣公暨夫人洪氏、庄氏。率子---沈勇,受封大唐辅国大将军入闽开科,历经沧桑已经有千年历史,至今闽省各市县,以及分居到台湾,海外东南亚等地,沈氏宗亲近百万之众。据族谱记载均是君荣公之后裔,渊源于河南省光州固始县。因历史曲折,未能记载,君荣公之历史几乎失传,直到雍正年间,始祖威灵显赫,盗窃允匿墓志铭者梁洛生不堪其责,才告知沈家子孙,并献出墓志铭,才得知始祖君荣公墓葬在同安县马巷东侧(今属厦门市翔安区)市头村和莲前村交界处,地名--根岭山---卧牛穴。

墓坟范围宽大,长宽约三十丈左右,墓碑是一座半月形无字石碑。墓碑右前方四十米处有一座告示碑(即新挖掘之石碑),碑高约两米,宽约九十公分。碑文的内容大意如下:

首先讲该碑是民国九年(1920年)二月十七日重修坟茔时由“诏安县东城武魁沈大鹏立石。”"董事钦命布政使衔福建分巡兴、泉、永等处海防兵备道(沈)延”,出示严禁事项。接着碑文写道“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十七日据安溪县拔贡生沈登云、增生沈国箕、沈衍庆、贡生沈锡梅、沈登晨;晋江生员沈荣华、沈荣椿;诏安举人沈纲、武进士沈瑞舟、生员沈毓英、沈瑞祥、沈瑞麟”联名具状并附图由沈有光赴巡抚衙呈报。认定“勇公衔唐尚书左仆射加封武德侯镇国将军,自唐葬在马巷军岭山,土名卧牛头。"然后碑文具体叙述坟茔的范围及其坐向,指出“自唐历宋、元、明至今,千有余年矣,谱志分明,历年巡视祭献承管无异。”因子孙远播,恐世远年湮巡视难周、照顾不及,为防止盗墓和各种破坏行为的发生,经政府恩准“勒石以杜弊端并“出示严禁”事项。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翔安区(为旧时同安县的一部分)属于厦门市管辖,而沈大鹏当时是厦门市公安局长,因此由他具名勒石立碑就更具保护坟茔的权威。九十多年过去了,现经修整该石碑仍然基本完好地竖立在坟前,坟茔亦仍基本保存完好。该坟茔现在已被定为翔安区文物保护点,并已申报待批为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当地沈氏子孙尚知该风水沈始祖坟,仅从勇公记起。历史见证、实物尚存,乃是沈氏宗亲之幸也,开闽沈祖确系君荣公无可非也。

祖妣洪氏墓葬在根岭山--虎仔仑,墓石牌金井为记,穴坐东向西兼。又一祖妣庄氏墓葬根岭山--狮仔仑,三片石合为记。

唐二世祖:大唐天佑年间,沈勇公衔唐尚书左仆谢加封武德侯辅国大将军同父君荣公入闽,居住在福建省泉州府银同县(现是厦门市同安区)马巷辖沈井乡(古名金井乡)。武德侯暨夫人王氏、尤氏生三子∶长子曰佛悌居陈芦,次子曰佛治居小崎乡、'官林边,三子日佛沛。后与佛沛公入籍漳州府诏安县。嗣后沈井乡之子孙散居泉属的晋江、南安、同安、安溪、永春等地及台湾海内外。

唐三世祖:大封诰右卫中督抚佛悌公暨司马氏生二子:长子寰明居松兜,次子寰潜居陈芦。过世后葬在沈井乡里口土名沈墓,不肖子孙忘记公她坟墓。嗣后其子孙迁、居新圩草埔宫,前边,园下,后察,桂林村,杜田,五峰埔巷口,东塘乡,芸头乡,及南安县内。

大封诰功加右都督抚佛治公暨夫人赵氏居小崎乡。嗣后其子孙分支居小崎乡。'官林边(现同安区祥平街道溪声社区竹仔林里)。南安县水头镇后园。泉州安平〈(现晋江市安海庵前村)。安溪县桂湖社〈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沈光裕,字日昌,号条达,避乱随祖母由同安徙入安溪县依仁里贵湖乡(今龙门镇湖山村桂湖)肇基。贵湖在分支安溪县金谷镇渊兜村。同安区汀溪镇五峰村前湖里。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桂湖沈氏移居永春县蓬壶镇仙岭,繁衍后裔1300多人。沈明时的十世孙沈维洪、沈尧仁、沈南溪移居南安县东田镇。福州泥窟沈。历代还迁居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等地。

大封诰世龚佛沛公暨夫人居漳州府诏安县,嗣后其分支居南安县寿溪,分支住同安县新圩镇后溪(现属夏门市翔安区)。

经沈德耀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QQ空间:同安德林沈氏,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