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海峡导报

(点击蓝色字可以跳转原文链接)

11月15日,致公党党员庄志鹏创办的福建省首家线上线下为一体的民办侨史馆——银同侨史馆里,厦门市同安区侨联主席庄韦萍见证马来西亚银同文化促进会公益寻根闽南联络处挂牌银同侨史馆,致公党同安区基层委主委、区侨联副主席叶少静向致公党第三支部委员刘上伟颁发银同侨史馆副馆长证书,这标志着海外乡亲回闽南寻根有了“第一站”。未来,在市、区两级致公党组织的关心指导下,两位党员将共同使银同侨史馆发挥更大的作用。

a779f113b095258dad68877fcdc687bb_360956e25e124a0baf90769151a36339.png

1cca0c9258d6363d93cb700074ea6ca9_c3d46c8a8f2f46da9eddd8a0a3b3b3b1.png

c266bfa8550d8838799b8aecdd31aa47_1afc686ff9654f64a83a29731ecef56a.png

“促进侨心、增进侨谊”,来自马来西亚巴生雪隆同安会馆、新加坡同安会馆的华人朋友也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庄韦萍在致辞中表示,联络处落地银同侨史馆,是“侨胞之家”服务向海外延伸的创新举措,将为马来西亚闽南籍乡亲回原乡寻根寻亲、族谱对接、文化交流提供“一站式”平台。她希望两地以挂牌为新起点,持续深挖侨史、讲好侨故事,把根脉情缘转化为合作动能。

在交流过程中,叶少静主委向大家介绍了致公党的主要工作及要点,并在为致公党第三支部支委、同安区侨联委员刘上伟颁发银同侨史馆副馆长聘书时表示,期待其以党派资源优势,深耕侨史研究、活化侨批故事。刘上伟表示,将策划新的侨务品牌活动,让新生代触摸家国记忆。庄韦萍表示,联络处落地后,将依托馆藏百余件侨批、证照、涉侨物件、万余册影像资料 族谱,为海内外乡亲提供线上线下精准寻根服务,把根脉情缘转化为合作动能。

银同侨史馆位于厦门市同安区,2024年由同安区侨联指导建成,系厦门市首家以线上线下为一体、公益寻根寻亲为主题的民办侨史馆。 侨史馆占地15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300平方米。展陈以“根”、“魂”、“梦” 为主线,设置了七大板块,系统展示了同安人“下南洋”的奋斗史及其对家国的贡献。馆内还设有 “同安银同文库” ,收藏了华侨历史书籍和大同安地区的族谱,为华侨华人寻亲寻根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参考。

特色服务“心系桑梓”是侨史馆的一大亮点。它通过组建志愿队、建立网站资料库等方式,专门帮助海内外乡亲寻亲寻根。除了常见的海外华人“跨代寻根”,他们还成功处理了从国内寻找海外亲人的 “逆向寻亲” 案例。截至2025年8月,该品牌已累计帮助处理寻亲寻根案例100多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同安区政协侨台委一行莅临本馆参观指导

6月30日上午,同安区政协侨台委一行莅临银同侨史馆,参与此次交流的还有市人大代表、致公党同安区基层委主委叶少静等,由同安区历史学会会长、银同侨史馆馆长庄志鹏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