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四民(1914-2007),大紫荆勋贤,祖籍同安县安仁里灌口镇(现属厦门市集美区),徐赞周之子。缅甸华商,缅甸《新仰光报》和香港《镜报》月刊创办人。
徐四民,1914年7月3日生于英属缅甸仰光,父亲徐赞周早年是中国同盟会会员,并曾经筹集资金支援辛亥革命,后来则转为在缅甸经商与办报。徐四民13岁入读槟城钟灵中学,三年内先后转到缅甸华侨中学、厦门大学高中部就读,1936年以同等学历(高中)考进厦门大学文科部选读生,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缀学返回仰光,并成为反日团体全缅甸抵制日本总会之总干事,发动民众罢买日货、打击汉奸,以及积极运送物资到内地资援。1942年3月,日军攻占仰光,徐四民逃难至缅北接壤中国边境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年7月2日徐四民回到仰光,同月被邀请在仰光创办《新仰光报》,任该报总经理,其立场支持中国共产党,并抗衡当时国民党在当地的机关报《国民日报》。此外,徐四民在战后还成为缅甸最具影响力的华商之一,曾在1946年担任缅甸华商商会总干事、副会长和会长等职。1949年6月获邀回国,以“爱国侨领”的身份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至1954年改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年徐四民创立《镜报》月刊,并且自任总编辑。后来又在1978年成立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同时自任为董事长。1978年获任命为第五届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此后在第六和第七届全国政协得到连任。在1993年,他进而出任第八及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至2003年因年事已高而退任。自2003年退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后,徐四民已无再出任公职。
另一方面,徐四民自1982年至1997年亦曾被中方委任为港事顾问、香港特区筹委会预备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筹委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区人民代表选举委员会委员和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在1997年7月1日特区成立日,为表彰其对中方与主权移交的贡献,他获时任特首董建华颁赠大紫荆勋章(GBM),成为勋章的首批得主之一。
2007年1月23日,徐四民把父亲与自己珍藏关于20世纪缅甸华侨历史的著作与手稿赠送予香港大学图书馆。在同年7月初,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当时已经需以轮椅代步。8月,他因胆管癌由香港养和医院转往玛丽医院留医,9月9日晚在玛丽医院病逝,终年93岁。
徐四民曾荣获GBM(1997年7月1日)、世界杰出华人奖(2003年)和美国摩利臣大学荣誉博士(2003年)。著有《国事港事话三年》《诤友的话:徐四民《镜报〉文集》《老实话》《有话要说——徐四民评论集》《徐四民言论集》《一个华侨的经历—徐四民回忆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