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的人,不管时间过了多久,走了多远,都有一份乡愁。”香港同安联谊会创会会长、金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仲树在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到这一句。

一份难忘的乡愁,让少年时就赴港闯荡,只身在大陆、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打拼并取得事业成功的李仲树,还是回到了家乡同安,潜心发展事业,并且热心公益。他始终坚信,世界同安联谊大会这个平台是维系赴海外发展的同安乡亲后代们与家乡感情的纽带,可以让海外同安乡亲们看一看家乡的大变化,了解大陆市场的潜力,进而回乡投资兴业。

由李仲树一手创建的金日集团,如今已成为了福建省极具规模的现代化药品及保健品生产企业,也是中国保健品行业的标杆企业,李仲树回忆称,二十多年前,集团也曾经历过从无到有,从微小到壮大的历程。

1972年,23岁的李仲树带着3.5港元只身赴港闯荡,一路打拼,从与朋友合办小诊所兼中药铺,到成立专门从事人参、鹿茸等高级保健品贸易的公司,奔波于大陆、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地区之间,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终于在1986年创建了香港金日集团。

打拼多年后,李仲树的生意风生水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也一刻未曾停歇。再次与家乡有了联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李仲树和兄长接到从家乡辗转而来的一封信,信中提到老家有所小学非常破旧,希望海外的同安乡亲能够帮忙出资修缮。

“在当时,捐资几百元对有的家庭来说还是有负担的,于是我和我哥商量,不如这十几万就由我们出了。”李仲树说。有了这个开端,二十余年来,李仲树将“来源于社会,奉献社会”作为办企业的宗旨。他先后在同安捐建了明树小学、金日希望小学、金日少年儿童图书馆、明树医疗中心,并资助同安东山道路扩建,为家乡教育、卫生、基础建设等事业尽力量。此外,还捐助汶川地震、非典时期的北京小汤山医院、西部“母亲水窖”工程等;向中国和平统一基金会捐赠数百万元,积极参与、支持祖国和平统一事业。

这些,都为日后他将主要事业移回家乡,埋下了种子。

1992年,李仲树回到同安兴建了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

“当时我们是最早回来投资的,成为同安的第一纳税大户。”李仲树告诉记者。二十余年来,金日集团在同安陆续建立了金日研发中心、金日城北一厂等4个工厂,如今,取得直销牌照的金日集团正在规划进一步扩大生产,已经在同安开辟的第五个工厂正在加紧规划中。

李仲树坦言,能在同安把事业做强做大,与当地政府的服务分不开:“二十几年来,每次企业一遇到问题,政府都主动对接,积极帮忙解决。”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刚办企业不久时,由于当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还未配齐,金日工厂旁边必经的那条马路一遇到下雨就泥泞不堪,工人都无法上班。政府收到反映后很重视,马上召开会议,限定相关责任单位限时改造解决。最后,政府出资改造了道路,金日集团也主动出资共建基础设施,皆大欢喜。

企业不断发展,陆续也有其他地区的政府提出了相当优惠的条件招商,但都被李仲树拒绝了。

“我不愿意去,同安是我的家乡”,李仲树说,做企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同安各种配套相对规范,重点是当地政府始终开明开放为企业服务,这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多年来,金日集团已经连续数次获评同安区“纳税2000万元以上特大户”荣誉称号,接下来,企业还在寻求更多创新发展。

本文摘录于:郭瑞明 编著的《同安境外宗乡社团概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马六甲三宝山华人墓碑籍贯考略

中外学者研究 17--19 世纪马六甲华人史,多依赖青云亭的碑铭。三宝山是中国以外最大的华人义山,明清墓碑众多。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黄文斌副教授所着的《马六甲三宝山墓碑集录》(以下简称《集录》),由华社研究中心出版,为研究马六甲华人史提供了新的领域、新的史料。在中国国内,墓碑多埋葬在故土,且是宗族葬在一起,一般不需要注明籍贯。

马来西亚 华侨名人 林顺平

他是一位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寒门子弟,曾经在巴沙的豆芽摊当童工,也曾在建筑工地挣取一天7令吉的工资。可如今,他是第一成功集团创办人兼世界林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他就是在马来西亚获得最高元首封赐丹斯里PSM勋衔的林顺平。

马来西亚 柔佛州 峇株巴辖 郭明发

郭明发,1957年1月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答株巴辖县,祖籍中国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明溪村布厝社,其父郭奢早年南渡马来西亚谋生定居。郭明发系郭氏太原第105世、汾阳第46世、松莲第19世,兰字辈。2016年荣膺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陛下封赐KMN社会有功勋章。

马来西亚 柔佛州 华侨名人 陈成龙

丹斯里拿督陈成龙博士,祖籍福建金门,195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一个小镇的贫困家庭,一家十几口人,拥挤地居住在一间小房子里。幼年的贫苦生活却磨炼了陈成龙的意志,使得他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品格。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