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知觉,1884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出生于同安县灌口镇深青村(现属厦门市集美区)的一个私塾教师家庭。10岁双亲病逝,15岁随族亲到缅甸仰光谋生,工作勤谨,生活俭朴,至20岁时稍有积蓄,在缅甸直塘镇经营小商贩,24岁时娶缅甸勃奥族女杜盛为妻。其时曼德勒巨商苏文章赏识苏知觉的才华,聘任为会计,从此就一直住在曼德勒,积极参与华侨社会活动,曾加入建德堂,任“正先生”职务。后得曾营人曾婴资助,开设茶叶零售店。由于夫妻辛勤经营,茶叶店扩大成为茶行,店号宏益,茶叶畅销新加坡、槟城等地。

抗战时期,苏知觉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支持缅甸各界华侨抗日进步团体——缅华战时工作队,为战工队募捐经费。1942年,苏知觉被汉奸出卖,为躲避日寇追捕,从云南边境回祖国,先后在永安、龙岩、连城等地居住。

1946年,返回曼德勒,重操旧业。其时女子均已长大成人,苏知觉有较多时间服务于华侨社会公益事业,他与郑汉卿、雷天辉、谢兆丰、尹兆国等知名人士发起组织“曼德勒华侨互助会”,又在该会提议创办华侨学校,后成为具有中小学规模的华校,促进了在缅甸各省籍华侨的团结。苏知觉历任曼德勒华侨中小学校长、名誉校长、缅甸华侨南会副理事长、仰光福建同乡会执委、曼德勒福建同乡会会长、仰光朱波吟社成员等职。

1953年9月,苏知觉作为缅北地区代表,参加缅甸华侨商会回国观光团,任副团长。回国观光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参加国庆典礼后赴各地参观。

继曼德勒华侨救济委员会成立之后,苏知觉于1954年提议由救济会开办华侨诊疗所,被选为救济会主委和诊疗所管委会主委。1955年,他获得缅甸政府颁发的缅中友好纪念章。

20世纪60年代初,华侨学校因学生激增,校舍陈旧狭小,苏知觉在校董事会上倡议建新校舍,并先捐献巨款。1963年,新校舍落成,1965年该校被缅甸政府收归国有时,已有24个班级,学生1370人的规模。

1975年9月,曼德勒华侨救济委员会为充实救济经费,发动各委员外出募捐,苏知觉以91岁高龄热情参加募捐工作,成绩可观。不幸因心脏病突发猝逝。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马六甲三宝山华人墓碑籍贯考略

中外学者研究 17--19 世纪马六甲华人史,多依赖青云亭的碑铭。三宝山是中国以外最大的华人义山,明清墓碑众多。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黄文斌副教授所着的《马六甲三宝山墓碑集录》(以下简称《集录》),由华社研究中心出版,为研究马六甲华人史提供了新的领域、新的史料。在中国国内,墓碑多埋葬在故土,且是宗族葬在一起,一般不需要注明籍贯。

马来西亚 华侨名人 林顺平

他是一位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寒门子弟,曾经在巴沙的豆芽摊当童工,也曾在建筑工地挣取一天7令吉的工资。可如今,他是第一成功集团创办人兼世界林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他就是在马来西亚获得最高元首封赐丹斯里PSM勋衔的林顺平。

马来西亚 柔佛州 峇株巴辖 郭明发

郭明发,1957年1月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答株巴辖县,祖籍中国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明溪村布厝社,其父郭奢早年南渡马来西亚谋生定居。郭明发系郭氏太原第105世、汾阳第46世、松莲第19世,兰字辈。2016年荣膺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陛下封赐KMN社会有功勋章。

马来西亚 柔佛州 华侨名人 陈成龙

丹斯里拿督陈成龙博士,祖籍福建金门,195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一个小镇的贫困家庭,一家十几口人,拥挤地居住在一间小房子里。幼年的贫苦生活却磨炼了陈成龙的意志,使得他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品格。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