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宫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坑内村前山社195号旁。始建年不详,清道光甲午年(1834年)重建,1997年重修。

建筑环境

建筑位于集美与海沧交界山脉的东部山麓,地势西高东低,起伏较小。宫庙东南面约150米有水塘,东北面约100米有一处小土山,西北约100米是农田。周围种植大量龙眼、蔬菜等。土壤以灰土和褐土为主。

建筑描述

建筑坐东南朝西北,前、后两殿,中为天井及两侧廊庑,北侧连接新建的释仔宅,砖木石结构,总面宽18米,通进深19米。前殿面阔3间10米,加前廊柱进深4柱,抬梁减中柱,前部为横向檐廊,平开三门,中门悬“灵山宫”匾,檐廊有清道光甲午年(1834年)八角形楹联石柱,抬梁式梁架,三段式翘脊;后殿面阔3间,进深5柱共10米,殿前一对石雕龙柱,抬梁减中柱,山墙搁檩,硬山顶,燕尾脊,厅内神龛供奉保生大帝。建筑中保留大量清代石构件和部分木构梁架等,其中数对清道光年楹联石柱、石狮、龙柱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宫前墙边立有清末民国时期《筑灵山宫室仔寺碑记》,宽0.48米,高0.8米。

价值评估

此建筑中保存着精美的多种建筑石构件及碑刻,均具有较高文物价值。

保护范围

建筑保护范围包括:东北面由文物本体外延0.4米至村道,西北面外延25米至戏台,西南面外延3米,东南面外延4米。

本文文字摘自:宫前文物公示牌

图片由:柯家安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