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銮忠惠庙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杏滨街道马銮社区勤学路2-2号。建于清光绪辛卯年 (1891 年),原名“济善”,2000 年重修。

建筑在马銮湾海域东北岸海边,地势平坦,南约200米是杏滨路,西侧是马銮路,东南约400米是新阳大桥和马銮海堤,南侧新建的高楼房紧贴庙宇,西北角外墙边有电线杆。庙南侧有老榕树,土壤比较贫瘠。

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前、后两殿,中有卷棚顶方亭连接,北侧建释仔宅,总面宽16米,通进深15米,前有砖埕。主体面阔3间9米,加前廊柱进深4柱,抬梁减中柱,平开三门,三段式翘脊;后殿面阔3间,加廊柱进深5柱共9米,抬梁减中柱,殿内供奉关帝、通天大帝,硬山顶,燕尾脊。前殿南壁立民国年间(天运己未年)《忠惠庙序头碑文》1方,宽0.55米,高1.08米;北壁立民国年间(天运己未年)《忠惠庙捐款》碑一方,宽0.57米,高1.06米。

殿内保存大量原有石构件,包括墙裙、楹联门框、门廊两壁的龙虎壁、望狮、石窗及石柱础、部分漆金梁枋木雕等,是一处典型的闽南祠庙建筑,庙内保存石碑具有较高文物价值。

建筑保护范围包括:西、西南面至现状村庄道路,其余各面至相邻建筑墙体。

本文文字内容罩子庙内文物公示牌

图片由:柯家安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