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观潮海宫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第一社区双观里1号。又名“双观庵”,由相距2米的东、西两庵组成,总面宽12米,通进深8米,前有水泥埕。均建于清代 1988年、2005年重修。
建筑位于灌口镇东南部的丘陵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很小。宫庙前为水泥埕,后有几棵高大树木,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植被。周边是较密集的居民楼,土壤以黄土和红土为主。
两庵均坐北朝南,均为单间单进单间建筑,面阔1间,进深1间,悬山顶,燕尾式花脊。东为潮海宫,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供保生大帝和水仙神;西为双观庵,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供代天巡狩(王爷公)。宫内保留少量原有房基等石构件,并保留清嘉庆庚申年(1800年)和道光庚戌年(1850年)石香炉各式1只。潮海宫前立有清光绪二年(1876年)《福建巡抚禁示碑》(即《抚宪丁示碑》),由2块长方形碑组成,其一宽0.84米、高1.76米,另一宽0.7米,高1.7米。
宫庙始建年代久远,因两观庙并排故称“双观”,“双观”地名也因其而得名,在当地颇有影响,碑刻也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建筑保护范围包括:北面由文物本体外延2.8米至相邻建筑,南面外延12米,西面外延2.4米,东面外延0.9米。
以上文字摘自宫内文物公示牌
图片由:柯家安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