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威殿位于翔安区马巷镇五甲尾街218号,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为明代。 元威殿俗称池王宫,位于马巷镇五甲美街。始建时位于马巷五谷市榕树下, 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迁建今址,先后经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民国4年(1915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82年、 1995年重修、拓建。
从五甲尾沿马巷老街步行300米左右,就能找到元威殿。 这是一座与周围店铺融为一体的老建筑, 如果不是其鲜明的明清传统闽南风格,以及高悬的“元威殿”牌匾, 很难看出这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宫庙。从外观看,元威殿面积并不大,只有100多平方米, 但是这里的一石一木都颇有年代感。殿门口的石鼓和殿内的柱墩都已超过400年,一对龙虎屏也有一百多年历史。 庙堂正中央供奉的黑面神像,就是池王爷。
殿宇坐西朝东,硬山布瓦顶砖木结构,分前后两殿, 总面阔7.95米,总进深15.1米。2001年,马巷元威殿被公布为厦门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迹,池王爷习俗成为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马巷元威殿入选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海峡两岸(厦门)交流基地,2017年元威殿“池王爷信仰”入选福建省非遗项目。
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宫庙, 除了马巷本土,泉州、石狮、晋江以及漳州等闽南地区都有信众,在我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一带,有1000多座分炉,仅台湾就有500多座以池王为主神的宫庙。每年“生日”, 海峡两岸同胞和东南亚侨胞便会赶来进香,还有人睡在殿内守夜。
传说中的池王爷文武双全,上任途中为救百姓“服毒
据民间传说,池王爷姓池名然,又名德诚,字逢春, 祖籍南京。明万历年间,池然中文举人,第二年又中武进士, 奉旨调任福建漳州府台。途经今翔安地界小盈岭时, 他遇到两名“使者”,交谈后得知他们是奉玉皇大帝之命, 前往漳州播散瘟疫、裁减人口。为拯救百姓,他骗来瘟药吞服, 走到马巷时毒性发作、脸色变黑,在一棵大榕树下升天。 玉皇大帝念他宽厚仁慈,爱民如子,赦封“代天巡狩总制总巡王”, 晋爵王爷,派往马巷为神。当地老百姓感恩池然,为其建庙供奉, 这一信仰延续了400多年。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很多闽南人移居时,把元威殿的池王爷也请去供奉。不过,他们把马巷池王宫视为发祥地,尊为“正炉”“祖炉”或“总炉”,每年农历六月十八,各地分坛善信循例纷纷组团到马巷进香。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8年台南海埔池王府首团进谒后,20多年间台湾信众来朝拜的有数万人。家住马巷老街五美社区的陈先生说,每到那一天,来自各地的信众都会在马巷老街内排成长龙,敲锣打鼓非常壮观,当地也会举办猜灯谜、火把巡境等民俗活动。
部分文字资料摘于:台海网
图片由:庄志鹏 拍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